共同富裕建新功 | 丹徒区江心园区五墩村:四季水果铺满乡村“镇芯”之路

今日镇江讯   村集体没钱,年轻人不愿种田,老年人种不动田,村民主动找到村委会,希望“村里能把田收回去”。这是5年前摆在丹徒区江心园区五墩村“两委”面前的难题。“往哪儿走”也就成了五墩村“两委”的思考题。

如今,2月的“黄美人”(柑橘)、5月的“软条白沙”(枇杷)、8月的“阳光玫瑰”(葡萄)、12月“红美人”(柑橘)甜了全镇江。五墩村一年四季水果形成鲜果体验采摘走廊,正在乡村“镇芯”之路上大步向前。这样的转变来自村里的一次座谈会,以及村“两委”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向。

5年前的思考:五墩村往哪儿走?

8月19日上午10:20,当倪寿根坐到位于葡萄园的办公室时已经全身湿透。他抽了两张纸巾擦了下脑袋上的汗,这时司机推开门走了进来,“书记,这车总共送220箱。”

“220箱,你把数字再核对一遍,联系人和电话我马上微信上发给你。”

作为江心园区五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倪寿根这段时间最忙了,55亩“阳光玫瑰”开始大量上市,每天小货车都要往市区送两趟,有时候忙不过来,只能让村委会干部开私家车送。当天货车“闹脾气”,直到上午10点还没有出发,倪寿根有点着急。好在经过司机努力,小货车的“气才算顺了”,倪寿根这才回到办公室歇会儿。

“阳光玫瑰”是4年前倪寿根和村“两委”经过考察决定种植的精品葡萄。除此之外,还有35亩柑橘和51亩枇杷。

5年前,倪寿根遇到了很多村支书都遇到的难题:年轻人不愿种田,老年人种不动田。传统农业很难发展,村民中“村里把地收回去”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的倪寿根“纠结”了,村里无工业,村集体没有钱,五墩村往哪儿走,怎么走?

于是倪寿根召集了村民代表和部分党员,召开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话题就是“五墩村往哪儿走,怎么走”。

4年前的行动:种下甜蜜的梦想

座谈会上,大家有一个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基于五墩村现有资源进行发展。五墩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然而种什么却成了难题。经过到外地考察,以及村“两委”商量,大家决定通过精品水果种植,改变产业落后的现状。

方向定下就需立即执行。2017年下半年,土地流转开始,村委会和近200户村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800亩土地流转至村集体。自此,五墩村集体果园正式成立。800亩土地中,200亩种精品水果,600亩作为粮田。村里的年轻人可以放心到江对岸的工厂上班,老年人可以安心在家休息。部分种田能手和贫困户到果园上班。

2018年果园开始建设。“红美人”柑橘、“软条白沙”枇杷、“阳光玫瑰”葡萄,当一颗颗果苗在田里种下时,五墩村也种下了“甜蜜”的希望。2021年,葡萄、柑橘加上粮食销售额达到了74.2万元。

今年,五墩村的枇杷第一次批量挂果。倪寿根特意请村民来枇杷园品尝“软条白沙”。“吃了一辈子的枇杷,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这样的评价让倪寿根确定当初村“两委”的决定没有错。

五墩村“软条白沙”的甜也得到了市场认可,20元一斤的价格还是供不应求。为此,五墩村集体的账上又增加了近6万元收入。

如今的五墩村:“镇芯”路上

在五墩村,“红美人”柑橘、“软条白沙”枇杷、“阳光玫瑰”葡萄都有另外一个名字——镇芯。

对于这个名字,倪寿根有着自己的理解。

其一,“乡村振兴”中“振兴”两字的谐音;

其二,镇江的江心洲,取其中“镇”和“心”两个字。之所以要加个草字头,倪寿根说这是种田人的情节,也寓意着生态绿色发展。

去年,所有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都拿到了每亩720元的租金,而4年前租金只有每亩660元。此外,每亩地还有分红78.8元。

农民口袋鼓了,村里收入多了,这是倪寿根最大的愿望。谈及今年果园水果销售,他笑着说,“这个还要看市场,我想120万元应该问题不大。”

“再加20箱,我把这个忘了,总共240箱。”倪寿根喊住正打算出门的司机。“你要规划一下路线,先去谏壁,然后再去梦溪路,再去长江路,不要跑冤枉路。”(通讯员 翟佳 全媒体记者 吴辉)

编辑:金凯

审核: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