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光伏发电,水下渔业养殖 宝堰古镇奏响三产结合“渔光曲”

今日镇江讯 阳光下,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刘庄村鱼塘上“波光”粼粼,波光并非来自塘水反射,而是水面上的千亩光伏板。近期,附近的徐巷村、鲁溪村又将增加一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整体面积达到3300亩。宝堰古镇奏响现代“渔光曲”。

新增项目为华润宝堰乡村振兴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面积2000亩左右,装机容量129.9MW的,按照8%光伏容量、2h时长的储能,项目总投资约5.7亿元人民币。采用渔光互补方式进行光伏发电,能高效利用土地,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度电的成本比地面电站更具优势。该项目每年的租金则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一幅当代“渔戏图”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刘庄村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于2020年5月建成。光伏硅晶板如荷叶一般遮盖于塘面之上,水下的水生植物和淡水鱼虾蟹一起,构成了和谐的水下生态。

渔业养殖户余刚尝到了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甜头”。他介绍,这种上有光伏、下有养殖的立体模式,其实对于渔业养殖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光伏板起到了遮挡阳光的作用,水面温度降低,水分蒸发减少,藻类生长得到抑制,从而为鱼虾蟹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正值螃蟹上市,余刚养殖的螃蟹也到了捕捞的时节。他说,“塘里现有的品种包括各类淡水鱼,以及小龙虾、螃蟹、甲鱼等。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和养殖,目前年产值已超过200万元。”

宝堰镇正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绿色经济。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周围上马的农家乐、渔家乐,也给周边农民带来了就业机会。一二三产融合的一体化乡村生态产业链,得到了有效补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我们在乡村振兴产业链的打造上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做到延链、强链、补链,一系列有益生态的做法,让产业效益更高。”宝堰镇党委书记张彦说。

近年来,宝堰镇紧紧抓住发展农业的独特优势,引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大地。截至10月末,丹徒区各银行对试点乡镇贷款余额为13亿元,当年新增6.98亿元,绝对额、增幅均位列全市试点镇第一。镇江市农商行对宝堰镇荣炳11个村整村授信额度10.53亿元,用信1300万元。(俞佳融)

编辑:万嘉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