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珥陵镇云林学校:传承三十五年 活力绽放 “花键”之舞

今日镇江讯  毽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传统的踢毽运动,日趋完善。1928年12月,在上海市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时,举行了我国第一次踢毽子公开比赛,推动了这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踢毽子运动还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

日前,记者走进丹阳珥陵镇云林学校,“全国开展毽球运动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跃入记者眼帘,2006年12月,该校“花毽”项目被镇江市文广新局公布为第一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6年,该校叶军华老师被评为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毽代表性传承人。

“云林花毽”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5年,时任丹阳县珥陵镇云林倪甸小学教导主任的徐金成,偶然看到上海《少年报》举办踢毽的比赛通知,于是学校选了几名孩子前去参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小仙同学以单踢6742次的成绩获得比赛第一名,被授予了“毽子大王”的称号。这一成绩让学校掀起了一股踢毽球热。1990年,云林学校将原来的单踢发展到盘踢;1992年,该校又将盘踢发展到磕踢、蹦踢、拐踢、跳踢五项全能。

2000年,从苏州大学毕业的叶军华来到云林学校任教,她苦心钻研踢毽运动,在教学上独具创新。同年,云林中心校花毽队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派遣,连续参加了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花毽比赛,且每次都能载誉而归。2004年,云林学校组建了花式踢毽小组,并在全国比赛中不断取得好的成绩。

2018年的7月20日,2018年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在甘肃省玉门市隆重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51支代表队齐聚“铁人故里”,一展毽球魅力。云林学校代表队在这次比赛中不负众望,取得二金三银一铜的骄人成绩,10名参赛队员全部拿到奖牌,展示了该校在这一传统项目上的领先优势。

2019年的7月27日-30日,2019年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81支代表队600余名毽球运动员参赛,一展毽球魅力。此次锦标赛参赛人数为历史之最,共产生38块金牌。在为期四天的比赛中,丹阳市珥陵镇云林学校的花毽队员和教练员奋力拼搏,迎难而上,获团体银牌,并获一块个人银牌、两块个人铜牌、一个团体第四、一个个人第四、两个第五、一个第六、一个第七的好成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绩的背后都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云林学校的花键训练室,只见学生们踢键的脚法灵巧轻盈,左右腾挪,使小小毽子上下翻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学生们说,毽子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来没有感觉辛苦。

作为一所普通的乡镇学校,是什么能让他们坚持这么多年持续发展花毽运动? 丹阳市珥陵镇云林学校校长陆伟平告诉记者,花毽是该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一直积极依托花毽特色,在从“强身健体”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着力践行“文化德育”教育新模式,让全体学生在花毽传统体育活动中茁壮成长,享受童年的快乐。

由此,云林学校规定,每年5月为花毽达标月,每年12月为踢毽活动月,踢毽运动在校园内“遍地开花”,全校踢毽达标率达60%以上。在花毽特色上,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踢毽活动的意见》、《各年级踢毽达标标准》等多项制度,还富有创新地自编了花毽操,在全校推广。同时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注重发掘具有踢毽爱好和天赋的学生,通过精挑细选及专业的训练,努力将学生的踢毽天赋全部发挥出来。同时,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孩子不畏艰苦,百折不挠,努力突破自己的精神,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强大的意志力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云林学校做出了完美的榜样。丹阳市珥陵镇云林学校校长陆伟平说,“三十五年来,云林学校一直在克服条件艰苦、资金短缺、生源下降等困难,踢毽训练从未停止,并将一直坚持传承下去!”(通讯员 戴志忠 闵强 唐晓琪 全媒体记者 佘记其)

编辑:缪小兵

(作者:佘记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