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赵俊霞:坚守隔离观察点,用爱构筑抗“疫”堡垒

今日镇江讯   “感谢你们14天来的照顾,每天按时测体温、询问身体情况,穿着防护服、戴口罩很不舒服,你们辛苦了……” 夜深沉,丹阳市延陵镇卫生院麦溪分院的一间办公室里还亮着灯,赵俊霞久久地盯着桌子上的一束鲜花和一封信,眼角泪花闪烁,双手微微颤抖。

这束鲜花和这封信的背后,源于丹阳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点的一个故事。

“我家女儿因班级里出现了两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哭着打电话告诉我们,她非常害怕,不想吃饭、不敢睡觉,我们都被她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了!” 3月25日晚,赵俊霞刚准备下班,接到一个隔离女孩的妈妈求助电话,赵俊霞一边在电话里安慰女孩子的妈妈,一位又穿上防护服,进入女孩房间和她了解具体情况。

原来,3月12日,这位为班级里有两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担忧的入境女孩,怕被感染,急得不行。赵俊霞耐心解释、细心照顾,使女孩树立了战胜疫情信心,放心隔离。解除隔离后,这位小女孩送给了赵俊霞一封感谢信和一束鲜花、只言片语表达了浓浓谢意。

这个故事的背后,也是赵俊霞坚守隔离观察点、用爱构筑抗“疫”堡垒的一个缩影。

坚守隔离观察点80多天以来,隔离观察点共接收观察人员106人,其中入境人员65人,出院患者1人。赵俊霞共收到了感谢信、生日蛋糕,水果等10多件隔离对象赠送的礼物。

“我是党员,又是护士长,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时间回到今年2月4日的进驻丹阳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点的延陵镇卫生院院委扩大会议上,“派谁去?”的话音一落地,赵俊霞率先报名,主动请缨上一线。

“24小时待命,一天数十个电话,每天早上7点进入隔离观察点,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80多天未曾休息过一天……”疫情防控期间,赵俊霞每天忙碌于丹阳延陵镇隔离观察点房间,她把隔离观察点当成自已的家,把隔离观察对象当成自已的亲人,用爱构筑抗“疫”堡垒。前不久,她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延陵镇隔离观察点共有五层楼,由于不能使用电梯,上下楼只得爬楼梯。正常情况下,每天一个人上下楼梯几十次,就很累。2月5日,延陵镇隔离观察点当天接收了16名密切接触者,赵俊霞和其它6名工作人员,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多次往返一楼至五楼,不仅要安排隔离观察人员的入住、一日三餐、体温监测、隔离观察点的消毒、防护用品的供应、医疗废物收集等,还要核查各项工作记录、填写各种报表和信息资料,更要做好上下沟通工作,事无巨细,全力保障着隔离观察点的健康安全。

隔离观察点,入住人员结构情况复杂,不仅有来自国内疫情重灾区的,还有韩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境外的。入住人员最多时有61人,最小的只有4岁,文化差异、生活需求各有不同。赵俊霞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承担了白衣战士、心理疏导师、送餐员、服务员等多重角色,努力在严格管理中做到暖心沟通,在专业服务中体现关怀关爱。

3月16日下午,隔离观察点接收了一位巴基斯坦的外籍小伙子,他是一位穆斯林教徒,因为信仰不同,接待时,赵俊霞询问了他的饮食要求,经过多次沟通和上网查询,才搞清楚饮食的具体情况,让他放心地吃上饭。外籍小秋子身穿黑色短袖T和黑色运动中裤,因天气较冷,他身体不适应,赵俊霞立即联系延陵镇卫生院院长朱俊敏,及时送上了取暖器,并为他购买生活用品,尽力满足他的生活需求。离开时,一声比较生硬的“谢谢”彰显了一份跨越了国籍的情谊。

在这场隔离战“疫”中,赵俊霞的电话成了热线,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有的是担心自己的身体,有的是饿了想叫外卖,有的是要买生活物品的,甚至是买图书玩具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无论何时,她都做到有求必应。她用超强的责任心,做到了专业化的医学隔离和人性化的守望相助,成为了隔离对象可以真正依靠和信赖的“家人”。

赵俊霞的丈夫林喜良是丹阳延陵镇卫生院的副院长,那期间也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他每天早上7点将赵俊霞送到隔离观察点,每晚8点、最晚11点又将赵俊霞接回来,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上的“最美夫妻”。赵俊霞的儿子林昭煜去年刚大学毕业,本打算今年在丹阳找份稳定的工作扎根家乡,没想到这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赵俊霞说,自疫情发生后,她和丈夫都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只能让儿子“宅家”。令赵俊霞没想到的是,今年4月,受她和丈夫的影响,她儿子主动去丹阳西环路的疫情防控点做起了义工……

时下,随着各地疫情的减弱,位于延陵镇的丹阳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点的阵地仍然存在。对此,赵俊霞说,“只要疫情不结束,我就要坚守阵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全媒体记者 张辉  佘记其)

编辑:何冰

(作者:佘记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