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 血糖波动大,手指成了“马蜂窝”? “双C”治疗帮助糖友告别痛苦


今日镇江讯   前不久,16岁的李磊(化名)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被送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抢救,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善相关检查后,最终确诊为1型糖尿病。对李磊而言,这意味着他不仅要终身皮下注射胰岛素,还要每天多次监测末梢血糖,以防止血糖波动太大,诱发酮症酸中毒。

纠正酮症酸中毒期间多次的血糖监测,李磊的手指已经被戳成了“马蜂窝”,想到日后每天都要多次戳手指测血糖,父母顿时心疼不已。江大附院内分泌代谢科赵丽博士告诉他们不用太担心,使用“双C”治疗方法,即胰岛素泵(CSII)降糖治疗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不仅可以平稳控制血糖,还能避免多次扎针带来的痛苦。

经过几天精心治疗,目前李磊血糖控制良好,已经出院。

一、什么是胰岛素泵(CSII)

胰岛素泵,俗称“人工胰腺”,是一种内装有胰岛素的微电脑动力装置,形状如传呼机大小,泵需随身携带,泵内的胰岛素通过长期置入皮下的小针或软管注入体内,胰岛素可以以基础和餐前大剂量两种方式给予,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模式开展工作。

胰岛素泵有哪些优势

●  减少打针痛苦,无需每日多次注射,只需每3-5天更换一次针头。

●  提高生活质量,拥有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   血糖控制更为平稳,减少或延缓糖尿病远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  血糖快速达标,减少血糖波动对机体的影响。

●  能快速平稳控制血糖,缩短糖尿病患者外科围手术期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胰岛素泵适用哪些人

●  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难以控制的1型糖尿病患者。

●  需要长期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

●  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  频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者。

●  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  不愿接受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  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  需胰岛素替代治疗的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如胰腺切除术后等)。

●  针对围手术期患者,需快速调糖、缩短手术等待,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患者。

二、什么是动态血糖监测(CGMS)

动态血糖监测(CGM,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的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这款动态血糖仪,植入几乎无痛,5分钟监测一次,佩戴舒适、便捷,可以更好地分析病情,确定降糖方案。

动态血糖监测适用哪些人

●  血糖忽高忽低、波动较大的脆性糖尿病患者。

●  血糖居高不下者或频繁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  需要明确空腹高血糖原因的患者。

●  需要排除“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

●  1型糖尿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

●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

●  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的患者。

●  合并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暴发性T1DM患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

●  其他伴有血糖变化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如胰岛素瘤等。

动态血糖监测有三种

动态血糖监测分为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和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

特点:盲测

优点:不受干扰的找到血糖波动规律,数据更客观,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临床适用广。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特点:实时显示,有血糖相关报警

优点:时效性强,即时调整治疗方案,提前发现低血糖和严重高血糖,促进患者行为改变。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特点:简单便捷,兼顾回顾及实时系统

优点:无需毛细血管血糖校准,能定性和定量地反映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特征。

动态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 佩戴动态血糖监测设备期间,远离强磁场,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MRI)以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防干扰。手机使用不影响仪器的工作。

2.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忌盆浴或把仪器浸泡于水中。

3.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器应至少佩戴72小时。

江大附院内分泌代谢科学科带头人袁国跃博士介绍,在糖尿病人群中,因怕疼不愿扎手指测血糖,不了解自身血糖变化情况很常见。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如不能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波动较大,造成严重不良并发症的病例也屡见不鲜。双C治疗应用动态血糖新技术,可以实时了解各种情况下血糖变化及控制的情况,利用胰岛素泵设置符合人体胰腺分泌模式而个性化注射胰岛素的方案联合控糖,可以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讯员 孙卉  全媒体记者 古瑾)

编辑:金凯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