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醋、制腊肉也用上了人工智能 中国特色食品有望实现智能化加工

今日镇江讯 香醋、腊肉、茶叶……中华特色食品种类繁多,蕴藏着中华儿女传承千年的生存智慧,然而,特色食品加工很大程度依赖于人工经验,加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规模也上不去。1月10日记者从江苏大学获悉,江苏大学邹小波团队研究项目《特色食品加工多维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解决了我国特色食品智能化加工的瓶颈问题,获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人工评价及单一通用检测技术无法实时获取食品加工过程的风味变化、成分分布等非线性、时变性信息。邹小波团队围绕食品加工多维感知技术及应用开展具体研究,在多维感知仿生评价新方法、多维分布成像化检测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加工装备。

“传统的特色食品加工,过程控制靠人工经验,技术传承靠师傅带徒弟,产品质量很不稳定。”邹小波说,团队研制出的光电双模态仿生传感器具有人类的感知功能,可以仿生人类视觉、味觉、嗅觉三个物理维度的互相感应。使用这种新方法,食品风味的评价及监控就可以从“人工经验式”转变成传感智能式。同时,团队发明了多维分布成像检测技术,既有单点的成像信息,又有多维分布描述能力,实现了加工过程参量的时空分布感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深厚的研究基础,团队创制的智能加工装备,既可以在线检测食品加工过程的品质,又能实现加工过程的柔型控制,实现了“测+网+云+控+机”一体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项目鉴定结果显示,该项目在镇江香醋固态发酵过程中使用智能检测系统,人工成本减少了20%,能耗下降了15%。

中国最大制醋企业、镇江恒顺醋业总经理李国权对此深有感触:“翻醅操作是代代人工传承,现在一台机器相当于50个人的劳动,一下子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化到智能化的三级跳。”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推广至香醋、肉类腌制品、夏秋茶、白酒等食品加工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近3年新增利润3亿元以上。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6件、美国发明专利3件;出版专著10部,其中英文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226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4篇、单篇最高SCI他引达500多次。(通讯员 吴奕 全媒体记者 古瑾)

编辑:陈路

邹小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