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风尚” 句容返乡创业释放 “葡萄串效应”

今日镇江讯 近日,省人社系统召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句容市人社局交流的“集聚创业需求,优化服务供给,立足产业特色优势,打造返乡创业福地”的做法受到肯定。

作为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市,句容返乡就业创业趋势凸显,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能人志士带着资金、技术、理念回乡,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政策落地 增强返乡创业者底气

曾经的孔雀东南飞,到如今的凤还巢,不仅仅是落叶归根的情怀,还有家乡优惠政策的吸引。

退伍军人戴朝进退役后在南京大型广告公司学习培训,掌握技术后回到家乡创办了创艺数码图文制作社。创业初期,启动资金不足,在人社部门的帮助下办理了10万元的创业贷款,解决了创业之初的资金困境。随着业务的拓展,他注册了广告科技公司,带动了6名青年就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句容市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办法》《句容市富民创业贷款实施办法》等政策先后出台,返乡创业者可享受最高50万元个人贴息贷款,小微企业可享不超过300万元的贴息贷款,贷款周期延长至6年,可两年还款一次,到期只还本金即可。截至目前,句容市为2316名返乡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1.85亿元。

针对土地需求,句容市推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的差别化供地政策。同时可将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申请创业贷款。这些资金、土地红利有效解决了返乡创业者的难点痛点问题。

宣传引领

增强返乡创业者动力

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是外出人员集中返乡的时间。句容市人社部门在车站、公园等人流集中地举办返乡创业宣讲活动,并通过举办返乡创业分享会、创业沙龙、暑期创业周末、就业创业政策解读会、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搭建返乡人员互动、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激发返乡创业热情。

两年前,郭庄镇居民王昌虎与朋友一起参加了返乡创业分享会,深深感受到返乡创业是一次价值重建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次机会。于是,他放弃南京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创办了隽品红木家具厂,用一个手艺人的信念拾起祖辈曾赖以生存的雕刻技艺,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载体驱动

走出产业集群发展路子

舍弃稳定的工作返乡创业,需要有敢想敢干的闯劲和脚踏实地的干劲。陈辉就是这样一个坚毅的女青年。她放弃了企业按部就班的工作,回到天王镇朱巷村当起了农民,投身到彩色圣女果种植中去。通过借力戴庄村有机农业技术优势,从最初光秃秃的百亩土地,到如今总资产300余万元、占地200余亩的天滋果蔬专业合作社,陈辉带领社员共同增收致富。

句容市依托各类开发园、农业产业园及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整合发展返乡创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南部片区现代农业、城中片区科技电商类企业、北部片区大学生青年创业为特色的创业载体格局,聚集生产要素,完善配套设施,降低创业成本,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入园创业。创新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园”农民创业园建设,出台认定办法,给予建设奖励、创业社保补贴等扶持,形成了唐陵全村卖苗木、西冯家家种草坪、丁庄户户产葡萄的产业集群效应。

2016年,句容市被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十部门确定为全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市。因落实扶持政策力度大、服务优,就业创业工作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表彰。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创业载体191家,其中省级创业示范载体6家、镇江市级创业示范基地13家,入驻孵化对象2006户,带动就业1.3万人。句容市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葡萄串效应”已初显,实现了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风尚”的聚能裂变,不仅为乡村振兴点燃了绿色引擎,也为返乡人员创业致富开启了快速通道。(秦晨晖 严鑫 庆海)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