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媒体时代的非遗保护方式

◎高雨晴

新媒体中的全新数据系统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前身为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建立于1991年,其目的之一就是搜集、保存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多年来,民间文化艺术馆坚守着“资料保存”的工作职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放的资料数量庞大,早期收藏的各类资料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纸张发黄、变脆;磁带、录影带模糊和粘连;图片资料也陆续褪色……

如何保护和抢救这些珍贵的库存资料?让它们得以永久性保存?民间文化艺术馆想方设法在数字化技术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借助新媒体,大力推进非遗文本手稿、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的数据转化录入工作,现正逐步建立起“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成为提高非遗资料保存质量和保存年限的有效途径。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立足于数据软件系统,从112册对镇江96个乡镇民间普查采风的原始稿到124卷江苏省内城市采风的手卷,从102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资料卷到3244册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3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132个地级市的地域三套集成资料本,以及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名录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文字与图片等资料,开展了紧锣密鼓的数据分类和存储工作。“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内设有3台资料查阅电子屏,现已输入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信息,它们既有利于国内外专家学者更好地检索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有利于对市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普及工作。

新媒体中的公益教学视频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上,过去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父子相授、家族传承的模式来进行。但老一辈非遗传承人的陆续去世,加上年复一年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儿孙辈对非遗的兴趣和关注度已是远远不够,后继乏人现象比较严重。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新媒体兴起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在新媒体发展中有了非常大的传播范围和空间,它为众多的非遗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创造了更多的欣赏和学习机会。

2017年开始,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积极探索线上非遗课堂,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镇江非遗微课堂”系列公益教学视频。“微课堂”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教学,每年摄制两季,每季介绍一个非遗项目,从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基础技法和作品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摄制,从2017年至今,镇江民艺馆已录制播放了“剪纸”“中国结编织”“泥塑”和“面塑”等近10个非遗项目的25个视频。

在新媒体助力下发展起的“微课堂”已成为没有围墙的线上课堂,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非遗传承人找不到学生、想学习的又求学无门的尴尬,还可以消除沟通屏障,用学生可以留言、教师线上解惑等方式,将非遗文化带进了公众的视野,助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新媒体中的“两微一端”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两微一端”被广泛推广,它超越了局限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契机。

今年春节至今,一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之战在神州大地打响。为避免人群的聚集性风险,全国各地的文化场馆相继闭馆,原定的多项文化活动也临时取消,镇江民艺馆迅速转变活动方式,充分利用线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非遗文化阵地由线下转至线上,确保非遗文化服务不掉线,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具体做法是:创作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非遗文化作品。其中剪纸《逆行勇士》、面塑《战“疫”》、烙铁画《使命》等数十件非遗作品,相继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非遗”“镇江非遗”等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镇江方言女性形象大使盛木兰创作演唱的镇江方言快板《待等凯歌传捷报》,镇江“南乡田歌”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孙阿英创作演唱的《田歌一曲抗疫情》等,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和“文化镇江”等线上平台传播。

同时,我们还拍摄了“孙氏太极拳”“形意拳”等宅家教学视频,以及“扬州评话”等网络课堂;在馆内展厅拍摄了以非遗作品为主的《瑶瑶看非遗》系列视频等,它们分别在“文旅中国”“交汇点新闻”等客户端上连续播出,手机前的观众只需要轻轻点击屏幕,便可随时随地地观看非遗项目。

民艺馆还积极参与由文化和旅游部移动客户端官方微博“文旅中国”联合江苏本地非保中心发起的“时间艺术 江苏非遗”公开课活动,借微博之力,弘扬了地方“剪纸”等非遗项目,彰显了镇江优秀的地域文化魅力,广泛而快速地传播了优秀的地方非遗文化。

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中作用明显,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无疑能让非遗文化“动起来”和“活起来”!

(作者单位: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