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汇聚城市发展动能 ——充分发挥《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正向激励作用

速成 潘法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根基。根据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在镇江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汇聚省内外专家学者,历时数年推出《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著作,全面系统展示了镇江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轨迹、发展脉络、伟大成就,科学阐释了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和重要地位,规模大、质量优,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

彰显文化优势,突出传承重点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进入新时代,城市间对人才的渴求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新一轮人才竞争,镇江有比较优势。镇江属于中等城市,市域内有江苏大学等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总规模超过10万人,在全省13个设区市中优势较为明显。近水楼台先得月,近两年,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留住在镇大学生的重要性,利用在镇高校多、大学生规模大的优势,出台积极政策,吸引在镇大学毕业生就地发展,成效显著,留镇发展大学毕业生比例在不断提高,由2016年的12.73%提升到2020年的 19.89%。为镇江“产业强市”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镇江高校是人才富矿,周边城市采取各种举措,千方百计吸引大学毕业生落户。镇江与周边城市相比,在吸引人才的硬实力,诸如城市规模、产业支撑、科技创新、财政投入、人才待遇等方面没有多大优势。今年公布的江苏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镇江2010-2020十年间,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受教育程度为19134人,低于苏南其他城市,这一判断人口素质与人口质量的核心指标被常州(20690人)超越,需要高度重视。吸引并留住更多在镇高校学生就地发展,做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质,提升人口质量,事关镇江城市发展的地位和前途。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是城市弯道超越的重要法宝。需要有危机感,危中寻机,错位竞争。

镇江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地方文化发展史中了解镇江、熟悉镇江、热爱镇江、融入镇江,留镇发展。为了更好发挥《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这一乡土教材在强化在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塑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镇江发展自信,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镇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尝试以地方文化进校园为抓手,打造“润心工程”,组织地方和学校专家在学生中宣讲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之长弥补硬件不足,营造地方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为镇江在新一轮人才竞争夺得先机,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创造新优势。

洞悉竞争态势, 做好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性交替的重大时间节点上,胸怀两个大局,全面客观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工作,对地方、学校、学生三方都是利好。不仅对镇江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奋斗“两个一百年”目标,在变局中开新局,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镇江篇章具有重大意义;对在镇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提升,对学生及早融入社会健康成长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镇江近年在吸引高校毕业生留镇方面举措频频,推出未来“5年引进600名高层人才,集聚30万名青年人才计划”。计划能否顺利完成,除了优化硬件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当代大学生特点是视野宽、知识面广、接收新知识能力强,但对社会了解不够,对所处城市知之更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需要采取有效举措,根据学生特点,从历史根基、当代价值、国际视野、人类高度去宣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文感人、以文化人,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纽带,用文化的力量感染和召唤,让“很有前途”的镇江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发展城市。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创新工程,政治性强,质量要求高,成功关键是加强领导,在市级层面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地方党委政府和高校要立足镇江全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履行工作职责,调度各方力量,全面组织实施。同时,要组织专家团队,对授课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避免差错。

二是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课程改革“十四五”规划,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省内有的地方尝试乡土文化进学校,有成功经验借鉴。我们要结合实际加强研究,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再行逐步推广。根据人才竞争新格局新态势,地方与高校联合,以专家讲座的形式,首先在每年高校新生中开展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让他们早日融入镇江,留镇创业和发展。

三是财政支持,确保成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组织专家团队集中研究攻关,对地方文化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编撰合适乡土教材,在这方面投入一点资金,回报率会非常高。

展示优秀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和科学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必须精心谋划,针对以下五个重点环节,制定切实可行方案推进。

一是优化教材。《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内容十分全面。作为教材,重点突出,展示爱国主义的内容摆在突出地位,传承了红色基因,触摸到亮丽底色。《新华日报》在今年4月9日刊文《打开江苏地方文化史的“红色篇章”》,文章充分肯定了镇江“勇往直前、报国为民”的地方文化重要特色,指出,“镇江的学者们用大量笔墨,展现近代以来,镇江人民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存亡;为了免遭外敌蹂躏,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的精神”。要让大学生通过学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明理增信,必须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组织学校和地方专家团队,依据高等教育学生特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对原著在科学性、政治性、系统性、规范性、可读性等方面进行必要整合,突出主题,压缩规模、取其精华,形成适合各阶段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的四部乡土教材。

二是课程设置。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课程设置十分重要。学校根据各年级的特点,课时设计由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建议高校开设镇江地方文化史选修课程,辅以必要的专家专题讲座。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在镇各高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力量没有问题,文史类专业的专业课或思政课教师都能胜任,个别高校师资力量如不足,也可以外聘地方专家学者或地方文化史编撰人员担任。

四是考评体系。高校可以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考核制度,各专业、各年级的考核评价体系相对独立。把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数、学习成果、学生出勤率等纳入综合考评范围,得出综合考评结果,计入学分。学分分值由各高校自行确定。

五是现场教学。镇江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具有自身优势,各地各企业使尽浑身解数,各出奇招,另辟蹊径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江苏汇鸿集团下属冷链公司,为留住人才,他们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现场教育为抓手,每年将新招聘人才带到镇江博物馆,切身感知镇江文化的魅力,增强在镇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自愿留镇发展。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镇江优秀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展示场馆较多,展示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深入现场,实地感知,亲身体会,现场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现场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广大学生建设镇江热情。

让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入脑入心,这不仅仅是文化问题,更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把握镇江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校地双方勇于担当,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充分发挥镇江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培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地方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既能够接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镇江文化、增强留镇发展的信心,为镇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市委宣传部)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