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双刃剑,想吃蜂蜜小心蜂蛰!

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水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是打赢“三大战役”,护航改革行稳致远的前提条件。

金融又“活”又“稳”,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在2018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内外企业、学界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咖们,就金融创新、金融安全问题,激荡脑力。

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投行每年成本可减少30%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支付、资产管理、证券等多个金融服务领域,但对其大规模应用,行业内外亦有争议。它到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还是促动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这一议题在本届论坛上颇受关注。

摩根大通国际董事长雅各布•弗兰克尔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就是可以有效降低金融交易的资源及时间成本。“金融领域有很多人违反保密、存储等规则,通过区块链能有效规避这些风险。”他介绍,有数据显示:如采用区块链技术,投行每年可减少30%的交易成本。

“凭借区块链,开展贸易金融服务可以不再单纯依赖银行提供交易对手的信用信息。”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施索仁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点对点支付问题,以及提高交易双方的信任度,无论金融企业还是实体公司,都能从中获取回报

不过,“想吃蜂蜜,小心蜂蛰”。 雅各布•弗兰克尔用这个生动的比喻来呼吁监管部门强化对区块链技术安全性管理。“像比特币这种匿名货币,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比如避税或者洗钱等。此外,它的流动性很高,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他认为,应该针对区块链技术下金融交易的不稳定性,强化加密算法,提高风险控制。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为论坛提供的专题报告指出,2013年的塞浦路斯危机、2015年的希腊债务危机发生时,资金均通过比特币市场流出。“中国目前正在阶段性地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但在新型金融服务的刺激下,金融市场可能急速开放,对此要予以关注。”

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认为,区块链技术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还面临如下挑战:

一是安全挑战。算法安全、系统安全,都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在去中心化的结构下面,谁为最终责任来兜底?

二是信息保护问题。商业个体对敏感信息和商业信息有保密诉求,但这个链条又需要各方形成共识,要求信息透明、被公开,如何用技术解决这两方面的诉求很关键。

三是交易性能问题。达成多方共识的过程,有可能降低交易效率,特别是随着企业数目增加,非常明显。

四是激励机制问题。各方共同参与须要一个促进价值链高效协作的激励机制。

“未来一年区块链很可能迎来泡沫破灭、真实价值开始浮现的过程,2—3年内或将迎来在商业领域的规模应用。” 井贤栋分析。

中国居民储蓄率全球最高,但资金大多“僵”在银行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发展包容性”这个概念,在本届论坛上被与会嘉宾频频提起。

贝莱德集团CEO劳伦斯•芬克认为,金融创新不能仅去满足“有钱人”的需要,应更多关注普通居民的投资需求,以助力消除社会不平等。“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全球最高,但是这部分资金大多‘僵’在银行,没能通过股票和其他投资渠道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是比较吃亏的状态”。

劳伦斯•芬克建议,中国居民养老压力日渐增长,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应该就退休计划、养老计划等长远规划、开发产品与服务。

储蓄率究竟是高好,还是低好?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居民更多地把资金投向理财和房产,以及互联网金融分流等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居民储蓄率下滑过快,难以支撑银行信贷跟全社会投资的持续较快发展,势必会带来债务换负担增加。”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增速降至历史的最低值;与此同时,居民家庭资产杠杆率快速上升。2013年到2017年,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从33%上升到49%。

“居民储蓄率下降,有其必然性。但目前我国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是资金供给的主动脉。而储蓄的多渠道分流,尤其是通过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形成空转,拉长链条,不仅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碎片化和低效化,还抬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易会满认为,从金融安全格局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应高度重视居民储蓄率问题,防止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引发经济金融风险及连锁效应。

加强行业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专家们关注的重点。

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晓鹏提出,目前国内有几十家金融控股集团,但发展良莠不齐。个别企业借金控名义违规“淘金”,包括滥用金融牌照,肆意操纵关联交易,盲目加高财务杠杆等。这些做法严重偏离了金融控股集团的本质,扰乱了金融秩序,形成了风险隐患。

“这些乱象,与准入标准不清晰、金控立法不完善、相关监管不到位有关。”李晓鹏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对金控集团的监管,尽快出台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同时严格市场准入,严格审查金控集团的股东背景,对虚假注资、抽逃资本等违规行为进行严管。

中国的债务风险到底有多大?本次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再次给出明确的判断: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中国的杠杆率变化的节奏,跟全球有些错位——当全球杠杆率都在上升的时候,中国的杠杆率不高;当全球开始去杠杆的时候,中国的杠杆率开始上升了。对此要分时段分析,不必过分忧心。”李扬表示。

最近两年,为了鼓励消费,中国的各个金融部门对消费信贷给予很大鼓励。住房信贷和消费信贷都大规模地提高了中国居民的杠杆率。中国企业的杠杆率从国际横向看比较高,但最近两年相对稳定。政府债务的杠杆率控制在60%这样一个国际安全线之内,并且很多政府投资的固定资产是生息的。“中国政府在下决心处理这个问题,并且取得了成效。有人统计过,最近3个月来100多项监管的新规都是指向去杠杆的。”李扬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