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温暖叫医患情深 来自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患故事

如果“医患关系”有名字,对于医生来说,应该叫“责任”,对于患者而言,应该叫“信任”。

这一种信任,不会刻在金碑石碑上,而是流传在老百姓的口碑中;这一种责任,是每一位医疗工作者要肩负的使命。

“医学的温度,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医生和患者之间,互相珍惜,互相给予,这样的医学才是温暖的,这样的治愈才是最有效的。

近年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以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抓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从医生的“认真细心”,到患者的“很放心”,让我们从一院的一个个医患故事中,感受温暖有爱,医患情深。

一场长达40小时的生命营救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心内科主任芮涛

“你们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淮安患者吴女士(化名)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充满感激,在这里,她曾两次入院治疗,经历过长达40小时抢救。

2016年3月,当时54岁的吴女士在无明显诱因下经常胸痛,她从淮安老家到镇江一院心内科就诊,从此开始她与一院心内科团队长达6年的医患故事。

在一院经检查,她的心脏超声提示心功能显著下降,为心源性猝死的高风险人群。心内科主任芮涛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她植入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同时规范化药物治疗。术后吴女士胸痛缓解,回老家生活,由于交通不便,未能按时回医院复查。

2020年11月,她感觉有胸闷、心慌,并有ICD多次放电现象。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没有好转后,吴女士再次来到一院心内科治疗。住院后,心内科为她调整药物,并及时更换ICD。

入院一周后,心脏功能太差,病程长的她,病情进一步加重,处于意识模糊状态,血压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家属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芮涛却表示,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芮涛带领团队协同院内多学科的力量,冒着患者可能术中死亡、家属事后可能不理解的风险,对患者的冠状动脉再次进行处理。随着心脏供血的改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逐渐减少,生命体征终于趋于稳定。这场抢救整整持续近40小时,当患者的心跳逐渐趋于规律,血压趋于稳定,面色逐渐恢复红润的时候,终于松了口气的医护人员才纷纷感觉疲惫。

距离出院已经一年半过去了,吴女士现在生活能自理,可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也一直保持和一院心内科医生的联系,“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像亲人一样非常关心我,每年都打几次电话给我了解情况,还提前打电话通知我来院复检。”

我们要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骨科主任袁即山

尽自己所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是医生最大的责任。4月底,93岁的刘老(化名)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换了人工关节假体,目前,不仅恢复了患肢功能,行走自如,生活也能自理。“感谢一院骨科的医生解除了折磨我10年的痛苦,我现在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提起这次手术,这位9旬老人满满都是感谢。

20年前,刘老在外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0年来感觉患肢疼痛,近2月髋关节疼痛加重,不能行走。在当地摄片提示: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移位,固定螺钉断裂。老人关节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强烈要求手术。辗转就诊于当地和本市多家医院,大多医生认为手术复杂,患者年纪太大,基础疾病多,建议保守治疗。

家人带着刘老慕名来一院骨科就诊,骨科主任袁即山在检查病情后表示,要从患者角度考虑,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手术虽有风险,但若不手术,长期卧床,病情将更加恶化,预期寿命不长,建议住院手术。”

入院检查发现,刘老情况比预想的还差: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心、肺功能不全、贫血、低蛋白血症。接诊这样的高龄老人,手术难度大,风险大。为患者将状态调整至最佳后,刘涛博士、周辉辉医师治疗团队在袁即山主任的指导下和麻醉医生的配合下,1小时内顺利为老人完成更换人工关节假体手术。

手术后,医护人员又积极为老人处理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等问题。刘涛每天早上7:30上班,换上工作服后第一件事就是探视患者,他每天多次扶老人坐起,帮老人拍背,鼓励排痰。

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刘老情况好转,逐渐能坐起、站立、行走,术后10余天即出院回家。骨科团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为患者康复带来了保障。

用心行医,

用心聆听患者需求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姜惠

有温度的医生,要用心聆听患者需求、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姜惠与冯女士(化名)结缘,是在2019年5月到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次义诊中,当时冯女士主要来咨询糖尿病的问题,她提到,自己几天前从床上跌下,断了几根肋骨,并且经常腰背部疼痛。

这引起了姜惠的注意,“据此我怀疑她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当即建议她到医院进一步就诊。”一周后,冯女士来到了门诊,经检查发现血糖控制不佳,骨密度检查提示严重的骨质疏松。本着对患者负责的原则,姜惠建议她住院调整降糖方案及抗骨质疏松治疗,“越早治疗越可以早期缓解疼痛,同时减少日后跌倒所造成的骨折风险。”由于各种原因,冯女士未能住院。

2个月后,冯女士来到姜惠的门诊,因坐三轮车跌倒,她发生了胸椎压缩性骨折,这次骨折才引起她及家属的重视,“我应该听从姜医生给我的建议,早点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2020年10月和2021年10月,冯女士听从姜惠建议,分别两次入院,调整降糖方案。经治疗后,她的腰背部疼痛已明显好转,活动耐量较前增加,未再出现骨折。

相识三年多,两人之间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医患关系。现在,冯女士几乎每月来一次专家门诊,姜惠告诉她,“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只是开药不需要多花钱挂专家门诊,有事在微信告诉我就行。”冯女士回答她,“我就是想挂个号来看看你,聊一聊,心里踏实。”

俯身一摸,拉近了

患者对医生的距离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普外科副主任邹晨

“今天吃了什么?现在感觉怎么样?”走进普外科的一间病房,对即将出院的患者老刘(化名),邹晨仔细询问了他目前身体状况后,又叮嘱他,“回家要注意饮食,恢复期尽量以半流食或软食为好,要少食多餐,适当运动。”

看上去精神状态良好的老刘乐呵呵地连声答道,“主任放心,我恢复的挺好。”提起自己不久前的手术经历,他仍心有余悸,“多亏邹主任及时挽救了我的生命,他真是全心全意为病人的好医生。”

那天下午,邹晨来到病房看望自己的手术病人,没想到同病房的一位病人家属拉住了他,指着自己肚子痛得直不起腰的老父亲,请他看一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虽然很忙,但病人找到我,我就要尽力去看。”邹晨二话没说就上前询问病情,俯身触摸老刘的腹部后当即诊断是肠梗阻,需要立即手术。他立刻跟家属沟通,将肠梗阻的危险性告知家属,并召集医生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当晚就由他亲自主刀给老刘做了手术。

在手术中证实老刘是肠管坏死,切除坏死肠管二米多,手术顺利完成。“如不开刀将危及生命。”一个偶然的相遇,他用精湛的医术和爱心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正是因为邹晨及时耐心的沟通,让他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俯身一摸,拉近了患者对医生的距离,拉出了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

医生多份细心,

患者多份幸福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唐俊翔

诊断病情,尤其需要医生的细心。市民罗先生(化名)因反复发作性眩晕,在外院就诊于急诊内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理疗科等,做了多次检查,经过很多药物治疗,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经朋友介绍,到一院耳鼻喉科门诊找到副主任医师唐俊翔看病。详细询问了病史,细心的唐俊翔发现他的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动有很大关系,几乎都是在起床或者躺下时发作,每次持续数秒,最多不超过一分钟。头晕发作时伴有恶心、心慌、出汗,但意识正常,也没有明显的手脚发麻、头痛等不适,以及耳鸣及听力下降的情况。

因为罗先生在外院已经做过头颅及颈椎的磁共振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唐俊翔给他安排做了变位试验后,发现在变位过程中有明显头晕发作,并且能看到眼震。当即判断他是个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而且病变位于左侧后半规管。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做几次手法复位,并保持头高位睡眠。了解到罗先生没有时间住院,唐俊翔便为他在门诊行手法复位治疗。“只要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在哪里我都一样开展治疗。”复位后罗先生感觉明显好转。

“后来我又反复发作了几次类似的眩晕,每次我都挂唐医生的专家门诊,请他帮我做复位治疗。”他开心的说,“唐医生手法专业,细心热心,他把患者当成朋友,我们关系非常融洽。”

为老年患者服务

贵在用心用情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吴夕

“沈老(化名),您最近感觉怎么样?天气炎热,你要少外出,多多保重。”“谢谢你,吴医生,我感觉挺好。”这位老人和医生的对话,是日前发生在市院老年医学科的温馨一幕。

去年7月的一天,96岁的高龄老人沈老,因腹痛伴便血一天,来到镇江一院急诊室就诊。急诊给予对症处理后,因老人血压下降,发生休克等状况,经老年科会诊,转入老年科进一步诊治。吴夕回忆当时,在给予相关治疗后,老人血压逐步上升,生命体征逐步好转,神志也逐步转清,但便血的病因仍不明确。

为老年患者服务贵在用心用情。针对沈老的病因,老年科及时开展了多学科讨论,消化科会诊医生建议完善肠镜检查,因老人拒绝该检查,给进一步诊治带来难度。“我们只能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重新评估病情。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禁食、灌肠通便、积极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加强静脉营养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案。”

经过老年科医护人员半个多月的努力,老人便血症状逐步好转,复查各项异常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从喝水开始慢慢地恢复流质、半流质饮食,精神状态也恢复到了入院前的状态,家属也表示非常满意。

目前,沈老每月都会到老年科门诊来复诊,找医护人员聊聊天,说说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看到老人可以生活自理,读书看报,可以与我们正常无障碍交流,真的十分有成就感。”吴夕说。

爱心呵护

收获超级小粉丝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儿科主任医师王素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儿科医生要比其他专科医生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众多的小患者中,有一个叫小晴(化名)的小姑娘被同事戏称为王素兰的超级粉丝。她不仅动手制作了手工花、爱心卡片,用橡皮泥做成小动物等好多小礼物送给王素兰,还特别听“王奶奶”的话。

9岁的小晴,去年10月份患病毒性心肌炎后,半年内经常呼吸道感染。今年1月起,她又因“慢性阑尾炎、粪石症”反复发作住院。一直采用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她住院治疗6次,每次住院至少10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看到孩子每次病情反复,腹痛、呕吐不能进食,痛苦不堪,王素兰十分心疼,她多次跟家长沟通,建议孩子手术彻底解决痛苦。为解除家长的顾虑,她特请普外科主任张拥军一起评估病情,并请他亲自给孩子做微创手术。

“王奶奶,我害怕。”手术前,小晴躲在被子里不肯去外科住院。王素兰就坐在病床边鼓励她,向她保证随时会去看望她,确保她的安全。最终手术十分顺利,孩子很快恢复健康。心灵手巧的她在住院期间,常常将自己的爱心手工作品送给王素兰表示感恩。

术后几个月,小晴正常生活和学习,呼吸道感染也变少了。以前她特别挑食,抵抗力差,经常呼吸道感染。住院期间,王素兰多次给她进行健康宣教,告诉她均衡饮食的好处。近日,她的妈妈开心的告诉王素兰,“孩子特别听你的话,现在饮食正常,抵抗力也明显好转。”看到孩子越来越健康,王素兰十分欣慰,“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亲和力是构建

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乳房外科副主任医师赵远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说:“比健康更重要的是,是信念;比信念更重要的,是给予信念的你。”市民胡女士(化名)说,杜拉斯的这句话代表了她想对赵远说的心声。

一次偶然的乳房体检,让胡女士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回想起来,从拿到报告到做完手术,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像过了半个世纪。”

当时,拿到报告,胡女士就懵圈了,从未有过任何不适的她,乳房彩超发现左乳低回声团。家人商议后决定立即送她就医,“非常巧合的是,一位朋友推荐了乳房外科专家跟我在网上预约挂号的专家竟同是赵医生。”胡女士又惊又喜,“心里顿时感觉踏实了。”

作为一名医生,适时地展现亲和力,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十分重要。就诊时,温柔可亲的赵远给胡女士留下极深的印象,“不但医术高超,还非常有亲和力,耐心的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

赵远建议她尽快手术。“手术前的检查安排,手术的方案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情况,赵医生都详细对我做了分析。她展示的专业能力,打消了我们全家的顾虑,让我信心满满。”胡女士的手术十分顺利,术后病理和之前的判断一致,确诊为左乳癌。术后恢复很快,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快5年过去了,每年胡女士都会准时到乳房外科复诊,每次都提前预约赵远的门诊。“赵医生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了解我的饮食作息情况,不厌其烦为我检查。我很感激她,处处为我设想,为我身体考虑,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实事求是

就是最好的医德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崔飞伦

医学是科学,作为一名医生,实事求是就是最好的医德。

“幸亏我听从崔主任的建议,及时手术。”恢复健康的许老(化名)声音宏亮,底气十足,“我手术才三个多月,现在恢复非常好。”

4个月前,77岁的许老因体检前列腺特异抗原偏高到一院门诊咨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崔飞伦建议老人手术根治。

许老十分犹豫,他害怕术后的复发,也担心术后的小便漏尿,崔飞伦耐心的告诉他,“不要害怕,考虑到您的情况,可能术后需要继续做抗雄治疗。漏尿的事情,我们不能绝对保证,但一段时间后,基本都能控制小便。”他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定了老人的信心,当即同意手术。

在与老人以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崔飞伦决定使用达芬奇机器人为他手术。手术顺利,拔除导尿管后,除了在行走和坐下时,会有少量漏尿,平卧时没有。崔飞伦告诉许老,继续坚持提肛锻炼,一段时间后就会好。

因术后的病理诊断评分9分,恶性程度较高,许老需要继续行抗雄治疗。一个月后,他再次住院进行抗雄治疗,崔飞伦询问他是否还漏尿时,老人立刻回答,“不漏了。”经抗雄治疗后,看到他指标一直很稳定,崔飞伦又主动和老人商量,给他把一月剂型调整为三月剂型。

这件小事,许老铭记在心,“崔主任很贴心,真心对待我们病人,省去了我多次来医院的烦恼。”

患者的信任

是对医生最好的回报

主诊医师: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王剑

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双向的,患者信任医生,配合治疗,医生全心全意服务患者,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2019年10月,患者葛女士(化名)因反复咳嗽两月到市一院呼吸内科就诊。在此之前,她在其他医院做了相关检查,随后到上海某家医院做穿刺活检,没想到一周后,上海医院回复说穿刺不成功,建议重新穿刺。

“听朋友介绍,了解到一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剑水平很高,我们决定到一院试试。”这次选择,让葛女士看到生命的希望,“王主任,做穿刺一次就成功。”王剑这一手过硬的技术,赢得葛女士全家的信任。

经检查葛女士确诊为右肺鳞癌,根据她的病况,王剑团队为她制定了针对右肺病灶行放射治疗的方案。

2022年1月25日,葛女士复查CT,提示右下肺病灶较前增大。家属商议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葛女士再次找到王剑对他说,“王主任,我信任你,我的手术还是请你做。”射频消融术治疗之后,家属带着她到外地某大医院检查,“该院专家夸赞我的消融治疗做得好,很到位,还向我打听是哪位医生做的。”目前,她情况良好,偶有咳嗽,无胸痛、胸闷等不适。

患者的信任是对医生最好的回报,提到葛女士,一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孙琳十分感慨,“与其说她与我们是医患关系,不如说是战友、朋友的关系。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面对病人以命相托的信赖,我们必当全力以赴。”

来源:京江晚报 全媒体记者 马彦如

编辑:陈路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