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评 | 寒气、收缩型思维和集中力量

■摘要

“活下来”始终瞄准着的,并不是当下,而是未来,是未来的崛起突破。

读懂一篇文章,不能光听光看那几句摘出来的“金句”。

8月22日,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任正非的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讲话文章。然后,便是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是那几句“金句”,比如“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还有“让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生发出多少舆论情绪,甚至第二日的股市也狠狠地打了个寒颤。

不知道多少人认真地读完任正非的讲话全文。我读了,泛读、精读、重点读,反反复复三遍。读完后便发现,讲话的真正精彩,不在“传递寒气”,而是华为“过冬”。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说“过冬”之前,我们首先还须建立一个概念,即作为中国最具忧患意识且没有之一的企业,华为始终有着满满的危机感,一直在“传递寒气”“准备过冬”。2000年,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有言:“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2001年,在《北国之春》中,任正非再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2004年是《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任正非提出:“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是如何活下去,寻找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最新版的华为“过冬”方案。

首先,“传递寒气”并不是要“躺平”,“活下来”更不是苟且。任正非讲话中的“活下来”是有一个定语的——“有质量地”,并且还有言:“活下来就有未来。”也就是说,“活下来”始终瞄准着的,并不是当下,而是未来,是未来的崛起突破。比如在“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一段中,任正非说,“终端是未来我们崛起突破的基础,但不能盲目。‍‍现在要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数字能源在战略机会窗上加大投入,创造更大价值。”“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来”“如果出现了一些机会窗,我们扩大了战略预备队和干部专家战略资源池,‍‍组成突击队去机会窗突击。”

还有,“让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的表述,在网络上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解读,甚至批判。但我们更要看到讲话中有言:“我们要有安全的粮食措施。公司有两大支出,给员工分红,包括工资稳定,这是增强内部的信心和凝聚力,‍‍给银行还贷,这是增强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度。”

而最能体现华为特色的则是“生存危机点上不惜代价投入”。这一段,任正非重点讲了三个点,一是质量,二和三则是确保质量的研发和服务体系。这一段的结尾,任正非如是说:“在战略关键机会点上,生存危机点上,我们可以不惜代价投入,‍‍但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不能乱花钱。”

通读全文,我们理解,华为最新版“过冬”,是“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的调整”和“生存危机点上不惜代价投入”。

读到这里,不得不想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平近日重发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需要一种收缩型思维》。铺垫的话不多说,单讲收缩型思维的几个要点:总论是要谨慎地使用现有资源,把这些资源用到关键的地方。在社会层面,要更多的用在民生上,重点来解决老百姓生活中最棘手的一些问题;要抑制从民间抽取资源的行为,更多的藏富于民。在政府层面,要有真正的壮士断腕的决心,精简机构,实现政府瘦身。从企业的角度,当收缩规模,停止扩张型发展,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比较有把握的、将来有前景的有限的领域中,把这个事情做精、做好。

琢磨一下,华为“过冬”,不正是收缩型思维的具体实践吗?甚至可以说是一一呼应。而撇开“收缩型”这三个或许并不招人喜欢的字眼,再看这种思维,不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吗?

再看华为“过冬”,还有一个有趣的角度,即将任正非的此次讲话与今年3月华为年度报告发布会的观点对照起来看。公众号“圆方你怎么看啊”文章《华为的“冬天”真来了?》就是这么看的,并且看出了“三变三不变”。不变的,且不谈,只说变的。一是对世界局势的判断的变化,无须多说。二是华为云发展重点的变化。年初的介绍是这样的:“要致力于成为全球的五朵云之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减小差距。”任正非的讲话则是:“华为云计算要踏踏实实以支撑华为业务发展为主,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路。”变,从对外快速拓展,到对内支撑华为自身业务为主。三是华为智能汽车策略变化。年初的关键词是“华为坚持平台+生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的投入”,任正非的讲话则是“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变,从“平台+生态”的战略转变到“模块化”路线。

于是,对“秦朔朋友圈”的文章《如何看待任正非的文章?要害不在寒气,在管理!》中的那一段“实事求是,面子是给狗吃的”,便特别感慨。比如其中文字——任正非经常说:“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虚的,不能当饭吃,面子是给狗吃的。”没有人永远正确,所以也不必为了维持面子而牺牲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勇于批评自己,承认错误,知错就改……任正非曾说:“管理中的这个三段论很重要,一是要自己批评自己,一是要允许别人批评自己,最后是不要太要脸面,而要讲求真理。”……危机来临的时候,有批评和自我批评文化的企业活下来的概率更大。

回到任正非的讲话,之所以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因为学习华为,已经成为颇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谋求发展时的自觉行为。再读华为,或许,这样一种自觉行为,于城市发展,同样需要。(华翔)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