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版头条聚焦镇江:争得“很有前途”更大荣光

9月8日

《新华日报》头版刊发文章——

创新转型跑起来  “双碳”实践勇探路

镇江:争得“很有前途”更大荣光


全文如下:

万里长江奔流向东,与贯穿南北的千年大运河交汇,“十字黄金水道”赋予镇江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自然禀赋、争雄的精神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勇担使命、创新实干,交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镇江答卷”:地区生产总值接连迈过两个千亿台阶,年均增长6.8%;人均GDP从2012年的7.78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4.82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877元增加到50360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9∶1;10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13家,总数位居全省第六。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镇江视察,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对镇江全市上下是巨大鼓励。“镇江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提振甩开膀子‘跑起来’的精气神,努力推动‘很有前途’早日跑进现实,在稳中求进中争得更大城市荣光。”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说。


镇江金山湖 赵羽 摄

创新引领转型升级,镇江跑起来

镇江是“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镌刻在镇江人的基因里。10年间,镇江持续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赛道上加速奔跑:2014年,《镇江市工业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6)》出炉,重点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高性能合金等10条产业链;2017年围绕产业强市战略目标,提出重点培育“3+2+X”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由点到链的飞跃;确立“十四五”期间“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聚力发展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四大产业集群和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8条重点产业链。

高位领跑,规划先行。镇江打破受“北江南山”地形限制的空间结构,拉开“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的发展布局,有序谋划打造9个重点片区,为产业集聚发展打开空间;启动开发园区整合优化提升工作,将全市园区整合至10个,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先后成立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出台《镇江市资本市场扬帆计划》《镇江市加快股权投资行业发展云帆计划》,全市21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在“四群八链”企业中占比达10%……一批“链主”企业在快速成长,目前全市拥有百亿元企业10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榜企业4家。

7月22日,位于京口区的华为(镇江)数字联合创新中心启动运营,首批8家创新型企业签约入驻。至此,阿里巴巴、微软、华为三家数字经济产业头部企业与镇江的合作项目全部顺利落地。

镇江企业主动拥抱世界。10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项目从无到有,涌现出鼎胜新材、锐升新材、沃得农机等一批优秀外经企业。

在镇江高新区的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数据中心巨大的电子屏滚动显示全国各地的即时交易信息。惠龙易通董事长施文进说,企业在全国性货物运输集中配送电商平台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北斗定位等新技术,实现全国无车承运模式全覆盖。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更是经济发展“加速奔跑”的主力军。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镇江设立科学技术奖,出台《镇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推行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制,实施人才“镇兴”行动,释放企业科技创新澎湃动能。2012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38家增长到1221家、增长413%。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镇江位列第25位。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镇江被列入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低碳助力生态文明,镇江很绿色

在国网镇江供电公司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子屏幕上“电、煤、油、气”四类能源,以不同颜色的折线显示,实时反映全市438家企业的能耗数据。这一全国率先建成的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平台,具备碳全景、碳采集、碳核算、碳分析等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实施科学合理的节能减碳措施。

2012年,镇江入选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碳”路十年,镇江鲜明确立“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战略路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体系,成立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计划》,举办五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创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双碳”实践中勇当先行者、探路者、引领者。

化工本是镇江的支柱产业。镇江壮士断腕,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2015年至2021年,镇江实施去产能项目209个,压减水泥产能超508万吨、钢铁产能超60万吨,淘汰电镀产能超22.9万吨、焦炭(碳素)产能超95万吨,2017年以来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19家。

位于镇江新区的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铜版纸生产企业之一。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该公司运用技术手段将冷凝水直接用于锅炉补给水,实现节水节热,年节约1.3万吨标准煤,节约用能成本1100万元。

镇江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出台《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启动绿色工厂创建,创成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目前,该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总量列全省第四,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400余个,年节能量达70万吨标准煤。

数据是对政策举措落地成效的最有力印证。2012年以来,镇江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9.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9%,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19.4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基本消除。

8月下旬,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已经收割过首茬的有机越光水稻,再次抽出稻穗。“通过再生稻技术,亩产量达1000斤,亩均收益从1500元提至6000元左右。”81岁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说,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仅农民的“钱袋子”鼓了,建成的立体生态系统还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

镇江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启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金穗行动”,承担农业农村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发展”改革试验项目,10年间累计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绿色食品222个,培育全国、省级家庭农场典型案例8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句容市、丹阳市、扬中市先后获批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为苏南地区唯一实现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的城市。镇江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育成的3个水稻品种获全国优质食味米称号,2个水稻品种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镇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应用5000余万亩。2021年,镇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354元,是2012年14177元的2.21倍。

不断增进人民福祉,镇江有大爱

2018年,镇江在全省率先启动领导干部“政治体检”。今年,丹阳开展党政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试点。随着一些好制度、强措施不断落实,对干部的管理监督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干部奔走一线,以过硬的作风为群众办实事。

作为国家医改试点城市,镇江以健康战略统领卫生健康改革,制定落实“健康镇江”2013—2015、2016—2020行动方案,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10年间,镇江每千人口床位数从2012年的3.99张增长到2021年的5.39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18人增长到2.79人、注册护士数从2.09人增长到3.01人。全市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2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基层门急诊占比在55%以上,60%的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得到有效管理,基本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镇江深化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2年的235.2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42.9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比始终稳定在70%以上。

作为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镇江推动学前教育“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10年来,全市幼儿园从190所增加至283所,每所幼儿园覆盖常住人口从1.62万人降低至1.1万人,每个镇(街道)至少有1所达省优质幼儿园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1个经过认定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监测质量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从全省中游水平上升到第一方阵,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位列全省第一。2021年,镇江成为省“双减”试点城市。今年,扬中入选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

镇江最大程度提升人民群众公共文化获得感,10年间先后创成江苏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江苏省首批书香城市建设先进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该市深入实施“文艺播种计划”,依托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号召艺术家、文化工作者加入文艺志愿者队伍,打造出一支近300人的文艺志愿者团队。

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镇江,持续擦亮“大爱镇江”公益品牌,登记在册志愿者从2012年的15万人增长到2021年底的66万人,占总人口的20.69%,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晏培娟 钱飞 艾培 通讯员 许家伟 于凡)


来源:新华日报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