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推荐老人买高风险理财两个月亏20万,被判赔偿16万

老年人理财安全是首要

连日来,市场中各类较高收益的产品刷屏朋友圈,与此同时,一起老年人理财两个月亏20万元的消息同样刷屏朋友圈。如今,老年人手头都较为宽裕,手中还有闲散资金可以打理。那么面对市场中各类产品老年人该如何打理自己手中的资金呢?业内人士建议,老人理财前要先考虑好自己的资金安全,其次才考虑资金用途及收益情况。

买理财莫贪高收益

前不久,一起关于老年人买理财两个月亏20万元的消息备受关注。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本身缺乏金融知识,又常被高收益所诱惑,殊不知理财产品并非存款,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老年人买理财亏钱的报道中描述,投资者王某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但银行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他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购买了该行的这款理财产品。王某购买两个多月内,亏损了20余万。近日,法院对此案进行宣判,判决银行承担八成责任,赔偿王某损失16万余元。

尽管王某获得了一定的赔偿,但是还是亏损了一定的本金。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银行推荐有偏差外,也是他选择了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造成。事实上,如同文中的王某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一些老年人除了银行产品外尝试投资财富公司中的理财产品。面对形式多样的投资理财方式,业内人士建议老年人不要仅仅关注产品的收益率,本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自己辛苦一生攒下来的积蓄如果出现投资风险,那将会造成很大损失的。他表示,老年人做理财规划前,要把保本放在第一位,尝试稳健型的基础上进行保值增值。

买理财重视“双录”

一直以来,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及代销产品销售行为,监管部门发布相关规定,有效防范和治理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市场乱象。其中“双录”就是近日开始执行的硬性规定,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销售自身依法发行的理财产品及合作机构依法发行的金融产品,应实施专区“双录”管理,对每笔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简称“双录”)。“双录”中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销售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的,应进行销售专区建设并安装配备录音录像设备。个别面积较小、确实不具备设置独立销售专区条件的营业场所,可设置固定销售专柜,并按照专区“双录”相关规定进行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销售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应在销售专区内进行,不得在销售专区外进行产品销售活动。同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自助终端等电子设备中对产品风险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很少使用自助终端设备,一般都是在理财师的帮助下进行,这样他们就必须进行“双录”。但是有数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很多老年投资者并不重视“双录”,他们更重视产品的收益率,很少在意风险提示及产品介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出现问题对投资者较为不利。其中一位业内人士提醒老年投资者,“双录”是有效规避风险的方式之一,购买理财产品进行“双录”时要重视。

此外,上述业内人士提醒老年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除了正视“双录”和正规渠道购买外,还要清楚自己购买产品的属性。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类型、发行机构、风险等级、收益类型、产品匹配度等内容,一旦风险测评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千万不要只想着收益率,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

理财规划前清楚资金用途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风险抵抗能力偏弱,业内人士建议他们在选择投资理财前,先对未来资金使用方面进行规划,根据资金闲置时间和用途来选择投资渠道和产品。他表示老年人投资建议以保本稳健为主。可以优先考虑银行储蓄产品,如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等;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可以考虑购买些安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如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银保类产品等。“老年人理财要首选固定收益类产品,这样收益较为稳定,平时赚点钱还能补贴生活开支。”该业内人士道,“如果老年投资者准备将投资理财的资金传承给受益人,可以选择定投基金、黄金、保险等产品。”

不过,老年人对于新事物的判断不及年轻人,建议老年投资者购买产品时选择正规的渠道,如银行、保险公司等,可以时常到银行跟理财师多交流,了解理财行情和经验积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对于老年投资者来说,退休后进入晚年生活,有限的工资收入和年龄状况决定了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在投资理财时,不要忽视风险及资金流动性需求。老年理财,追求的是资金安全的平稳,收益率的平稳,这样才能享受晚年生活,轻松理财。 (全媒体记者 宋娜)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