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我的“千年潮州”之旅

今年国庆假期,潮州美景和美食再次“刷屏”朋友圈。逛古城赏古迹、品尝潮州美食、零距离感受“潮”文化……这座千年古城俨然已成为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州,在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视察文物修复保护、非遗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强调“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

潮州旅游“火出圈”的背后,正是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育活化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成果体现。对于这一点,土生土长的潮汕女孩、南方网记者叶泽霓感受颇深。在她看来,潮州作为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很开心越来越多的人来潮州打卡,感受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市井烟火味。”

牌坊街是潮州古城的核心区域。

推进历史建筑保育活化,守护文化根脉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这首在潮州家喻户晓的童谣唱的便是广济桥。这里也是叶泽霓经常带朋友参观的第一站。

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是潮州地标性建筑,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桥上亭台楼阁形态各异,古朴典雅。

广济桥是游人来潮州旅游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据悉,从2003年开始,广济桥按明代风格进行全面维修。如今,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更是借助新技术对广济桥布设了沉降监测点和位移监测点,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监测,用数字编织起文物安全监测体系。“广济桥桥墩修缮工程”也从2022年6月开始,预计11月完工。除此之外,广济桥上还开设非遗展示区,邀请非遗传承人展示手拉朱泥壶、潮绣、潮州木雕等非遗项目,重现“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

2020年底以来,潮州制定启动《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年)》,分批修缮保护古城内139处登记文物点和已登记授牌历史建筑,推进古城保育活化和综合开发,加强潮州文化研究和传承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如今游人漫步潮州古城,可以去小巷寻找当地美食,也可以入住清代建筑改建的精致民宿,品着工夫茶听一场潮剧,体验原汁原味的本地生活。

让非遗“活”起来,跨越时空放光彩

走完广济桥,便能看到拥有23座牌坊的牌坊街。这里是潮州古城的核心区域,也是一座立体的潮州文化展馆。沿街的工夫茶、木雕、潮瓷等非遗展馆能让游客大饱眼福。

散着木香、传来凿木声的是潮州木雕省级传承人金子松的工作室,这里也是免费对外开放的木雕展馆。

馆内面积不大,却上演着一场极具古典美的视觉文化盛宴:《虾蟹篓》上爬满了姿态各异的虾蟹;《金如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天官赐福》中指甲盖大小的人物面部盛满了不同的情绪。逛完之后,游客还可近距离观看潮州木雕的创作过程。

木雕在潮州已传承千年之久。图为金子松在工作室创作木雕。

金子松除去日常带徒弟之外,经常深入校园,开展非遗宣讲展示活动。对于木雕未来的发展,他认为,要想潮州木雕得到广泛的应用,就要勇于创作,融入当下的社会生活之中,它的生命力才会历久弥新。

不远处是非遗项目潮绣国家级传承人康惠芳的工作室。不同于木雕的古色古香,潮绣展馆中满是“金碧辉煌”:色彩浓烈的金鱼、毛色润泽的熊猫,甚至还有结合了潮绣工艺的秀禾服等。

2020年10月1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期间,两位非遗传承人分别展示了木雕及潮绣的独特魅力。提及当时的场景,他们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受到总书记的鼓励后,康惠芳不断学习研究,丰富潮绣技艺。她表示,自己目前正在创作一部绣面长宽超过两米的作品,涵盖了潮州极具代表性的“一桥一楼一街”等景点,“作品的名字就叫作《潮州》”。康惠芳的女儿也传承了潮绣这门技艺,并将其运用到了婚纱中,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康惠芳正在创作一部名为《潮州》的潮绣作品。

正是金子松、康惠芳等非遗传承人在各自的领域潜心耕耘、不断创新,才使得传统非遗散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从事非遗工作,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生力量。

2021年6月,潮州市新增“潮州菜烹饪技艺”、“珠绣”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截至目前,潮州共有国家级非遗17项,省级非遗47项,市级非遗106项,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显著。满载着文化底蕴和自信,潮州奔涌向前,展现出千年文脉气韵与现代创新活力并存的新面貌。

来源:南方网

编辑:缪小兵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