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董德福: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长期战略任务。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组织社科理论专家学者围绕二十大报告重要论述,开展理论研究,镇江日报将开设专栏,集中刊发一批学习阐释文章。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董德福

党的二十大立足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时空坐标,多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理论命题,发出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时代最强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应当从一般规律、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定位,以及不断推进的原则方法等方面去加以深刻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符合其理论不断发展的一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这就从一般规律上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即:只有通过空间维度的本土化(在中国就是中国化),以及时间维度的时代化,并在二者的统一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本土落地生根吸取养分,才能随着时代变迁与时俱进,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不仅揭示了“能”“好”“行”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进一步阐明了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行,以及只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道理、学理和哲理。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国内外局势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两个大局”,深刻回答了处于全球历史关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创立并不断发展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维度进行的理论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维度进行的理论定位,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当代表现形态。“中国化”与“时代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中国实际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中华文化也要随着时代演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化内含着时代化的意蕴。同样,也不能离开中国化来谈论时代化。我们在考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必须明确中国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而且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变局是两者之间互动形成的结果。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和准确定位。

第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原则方法。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遵循“六个坚持”的原则方法: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在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二是坚持自信自立,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搬照抄、食洋不化;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要在解答时代问题、化解实践难题、解决主要矛盾中寻找理论生长点,形成原创性理论成果;五是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贯通中,在国际国内深刻复杂的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的大环境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六是坚持胸怀天下,善于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确立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万嘉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