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目”中饱含助残“大情怀” “爱心鹅”里孵出生活“新希望”

今日镇江讯  “很感谢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我一定把鹅养好,把日子越过越好,不辜负志愿者的这份心意。”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蒲圩村村民凌罗福,妻子双目失明,自己在家务农。今年5月份,丹徒区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为他送来了希望——第一批鹅苗,从此凌罗福开始了养鹅之路。目前凌罗福已经领到了两批共50只鹅苗,看着这些“长势喜人”的家伙,凌罗福发自内心的高兴。

“阳光爱心鹅”公益项目是丹徒区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近年来一直在坚持做的助残品牌项目。而说起丹徒区好幸福残疾人之家,就不得不提到马二毛——一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

“原荣炳乡副乡长”,这是马二毛退休前的身份。退休前,马二毛把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荣炳的建设,退休后他仍心系家乡。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2014年他主动和老党员陈庚保、吴网锁商量,并邀请两名退休老师,组建了乐健义工服务中心。2021年4月,他们又共同打造了专门为残障人士服务、支持残障人士积极融入社会的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

位于丹徒区荣炳盐府路8号这栋贴着红色外墙砖的小楼,是由曾经的税务所改建而来,乐健义工服务中心和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就在这里办公。如今,这里是荣炳盐资源区困难群体的温暖港湾。马老和他的志愿服务团队就在这里免费为他们提供居家就业、康复指导养老、法律、卫生服务,还为他们搭建了休闲交流的平台。

好幸福残疾人之家理事长凌红仙告诉记者,乐健义工服务中心和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多为退休教师、公职人员、私营业主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党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马二毛的影响下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的。作为一名私营业主,她自己也是2021年新加入的。

源源不断的新血液的加入,为这一活跃在乡间地头的公益团队注入了“源头活水”,而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文化也成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源头活水”。

以两个服务中心为起点,志愿者们每年针对园区困难群体开展十几个公益服务项目。其中2021年广泛开展的“1+8”爱心到家助残公益服务项目,由1名志愿者负责8个残疾人家庭,通过“走访+家访”“调查+考察”,以“难中选困、困中选特”的理念,共选取服务对象25人。项目每月一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群众提供关心和上门服务,将志愿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这个项目如今已经常态化运营,并入围了镇江市残联的星火公益项目。

“我两个眼睛看不见已经很多年了,志愿者照顾我的起居,我感到非常温暖,党没有忘记我们。”80岁的村民倪书英对此十分感动。

残疾人找工作难,能不能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提高收入呢?志愿者们将目光“盯”上了家庭养殖业。经过充分考虑和调研之后,他们认为家庭养殖是挖掘残疾人有限的就业能力的好项目。养鹅可以让居住在村边、池塘边的残疾人家庭搭建“饲养小舞台”,提高收入。饲养苗鹅周期短、见效快,一年可以养两季。志愿者们的想法得到了丹徒区残联与园区的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谋划与协助下,“阳光爱心鹅”公益项目悄然落地。

“阳光爱心鹅”项目通过向残疾人家庭赠送鹅苗,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蒋冬平是赵甲村村民,因患有视力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从2020年他至今,他一直都是“阳光爱心鹅”项目的受益人,2022年他又领到了两批共计50只鹅苗。在送上苗鹅后,志愿者们还当好助残就业服务“小保姆”,送饲料、送防疫,提高苗鹅成活率,做到产销对接一条龙服务,让养殖户全程无忧。“鹅苗是免费领的,包括后续的饲料、防疫针等不用自己花钱,一只鹅养大能净赚100元。”蒋冬平说。

如今,“阳光爱心鹅”项目已覆盖荣炳园区蒲圩、胜利、曲阳、高庄、曙光五个社区,精准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20余户,发放鹅苗750余只。除了每年免费发放两次鹅苗,服务中心还为残疾人鹅养殖户提供饲料,上门饲养技术指导等服务。

“小项目”中饱含助残“大情怀”,“爱心鹅”里孵出生活“新希望”。“阳光爱心鹅”项目成本小、见效快,成活率高达9成,每年可以为农户带来7000-8000元的收入。变“输血助残”为“造血助残”,项目让农村贫困残疾户不出家门实现了就业创收。(朱秋霞)

编辑:毛蕴劼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