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5席之一!镇江中院获誉全国首批“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今日镇江讯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决定,命名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全国首批“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之一。据悉,全国仅有15个中院获此殊荣。

1月2日,镇江市委主要领导对镇江中院优化涉民生司法的做法做出批示:市中院的“四心”服务,充分释放了司法善意,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其做法经验值得肯定点赞。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枝叶关情,初心如磐。2022年以来,市中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一创建二优化三提升”专项活动为牵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立审执”协同发力,优化涉民生司法取得新突破。

优化便民诉讼服务,让群众“顺心”

推进全域诉服改革。实现诉讼事项“一窗通办、一站全办、跨域联办”,市中院诉讼服务82项综合指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加强在线诉讼服务。网上立案21302件,在线庭审、调解19408件,建立诉讼费网上退费平台、专用固定电子送达地址库,让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市中院建成“一站式”法官联络平台,破解“法官忙”与“群众急”之间的联络难题。

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162次,开设“葡萄架法庭”“草莓园法庭”“茶场法庭”,做到哪里有司法需求、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舒心”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秉持平衡保护理念,出台《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指引》,审结劳动纠纷案件1315件,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加强劳动纠纷预防和化解。润州法院开通全市首条新业态就业群体法律咨询热线,加强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

提升司法助残工作。市中院联合市残联出台《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的实施意见》,打造涉残诉讼服务“553模式”,成立助残服务先锋队,设置司法助残工作站,畅通司法助残“绿色通道”,经验做法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报道。

依法审理群众身边“小案”。把法律专业判断与群众朴素公平正义观有机统一,遛狗不牵绳伤人被判赔、半年为女友“愿望清单”花费近30万分手后起诉讨回等18起案件广受网友认可,登上微博热搜,最高点击量超2.4亿。

保护特殊群体权益,让群众“暖心”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全省法院率先出台《涉养老诈骗刑事案件审判工作指引》,审结“老妈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养老诈骗案件8件,判处罪犯23人,集中开展“反诈在行动、守护夕阳红”主题宣传,“审宣结合”守护百姓“养老钱”。

创新开展少年审判。打造“法至士成”少年审判工作品牌,市中院与市第五人民医院共建全省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基地”,抚慰问题少年、受害少年心理创伤,发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24份,原创促进家庭教育“三字经”短视频被央视频转发,让“依法带娃”成为社会共识。

加强妇女权益保护。出台意见建立妇女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3份,扬中法院为受到婆婆辱骂等言语刺激的女子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明确精神侵害也属于家庭暴力,摁住隐性家暴的“拳头”。

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让群众“安心”

集中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聚力攻坚涉农民工工资、工伤、医疗、抚恤、抚养、赡养等执行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常态化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执结案件2282件,执行到位金额2.61亿元,网络直播53场,观看人数达3346万人次。

优化执行事项线上办理机制。针对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等“执行难”问题,研发“见‘镇’执行”辅助管理系统,线上查控被执行人不动产12978次、车辆236次,依托信息技术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开展执行救助。针对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执行不能”案件,对生活极度困难、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涉民生案件申请人按规定给予司法救助,帮助申请人暂时渡过难关。2022年以来,先后为134名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362万余元。(通讯员 孙彩萍 全媒体记者 翟进)

编辑:毛蕴劼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