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丨镇江有座白兔山

文/王礼刚

“喜迎玉兔、玉兔迎春、兔年吉祥”,“虎威惊盛世,兔翰绘新春。”兔,成了癸卯年新春佳节辞旧迎新的祝福语,也是人们的话题和祈盼。巧得很,镇江有座群山,就是以兔为名的“白兔山”。《光绪丹徒县志》绘制的“县境全图”第4页,标出了白兔山图示。白兔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故事,成为古城镇江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白兔山名,由北宋刁约(字景纯)墓葬而始。

白兔山得名由来

白兔山,地处市中心东南7公里左右,北倚长江,东临运河,属宁镇山脉东段组成部分。白兔山自宋以来属崇德乡,现在分属新区、京口区、丹徒区管辖。白兔山,即市民俗称的“横山凹”之横山。白兔山群山逶迤,峰九座,绵延宛如盘龙,主峰海拔139.8米。


三茅宫道观背倚白兔山


据传,白兔山是因白兔得名。《嘉定镇江志》卷六记载:“白兔山,在城东南十五里。”《乾隆镇江府志》卷二记载:“白兔山,在城东南十五里,有白兔山神庙及报亲庵(宋詹文守坟庵)。”明《一统志》云:“宋刁约墓此,有白兔跃出,故名。”明代李东阳《怀麓堂集》云:“宋刁约葬此山,开穴见白兔。”陈庆年在《横山草堂丛书序》中写道:白兔山“其东侧有唐山庄,刁景纯之旧林也,景纯之葬亦在是山。”白兔山神庙,即现在的横山凹三茅宫道观。

白兔山,千百年来,乡间传说非常神奇,说是月宫玉兔对应人间神位之穴,可能也是天罡之数,刁约去世,墓穴挖到六尺六时,玉兔身感灵验,是该当降临之时。白兔欣然脱离月宫,从墓穴中跃出。自此,白兔山得名。

乡民传颂月满白兔拜月,虽然见过白兔拜月的人不多,却代代都有乡民看见。乡民把看到白兔拜月的人,称为“种福”之人,“白兔里,十数村皆有之”。白兔里,是以白兔山名而取地名。这句话是说白兔里一带数十个村庄,历代都有人看到过白兔拜月。

文人凭吊刁景纯

乡间还传说白(玉)兔与文曲星有缘,故借刁景纯墓葬之机降临白兔山。刁约文采播于四海,德高望重,深受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存等众多文人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些文人大家文采飘逸,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文篇章。可能是白兔喜爱和尊重文学大家,借此机会降临来表示赞誉。

刁景纯去世后,葬于白兔山,苏东坡书一文一诗以凭吊。《祭刁景纯墓文》写道:“岂其忽焉,敛兹一坟。俯仰空山,草木再春。平生故人,几半天下。纷然日中,掉臂莫夜。我非至人,心有往来。斗酒只鸡,聊写我哀。”苏东坡《哭刁景纯》诗:“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写出了苏东坡内心的悲痛之情。文中“空山”即指白兔山。陈庆年在《横山草堂丛书序》中写道:“东坡盖尝游焉,其祭景纯墓文所云,抚兹空山者即此山也。”王安石亦作《祭刁景纯学士文》以凭吊。

明代李东阳《赋得白兔山,送费司业廷言归镇江》云:“宋刁约葬此山,开穴见白兔。予分此题时已被命不及赋,归至扬州,得书。驿史速诗至宝应舟中作:郡入丹阳境,山传白兔名。乾坤开葬地,神鬼护储精。月窟奔仍返,云根卧始惊。尘埃辞秽滓,星斗避光晶。牛卜陶公兆,蛇归窦母茔。兹言闻故老,异代得真评。吾子山川秀,今时雨露荣。赐归看昼锦,忆别向春明。吊古寻刁约,题书付管城。驿亭南望久,江海夜含情。”李东阳作此诗时,刁景纯已逝400多年。但是,诗中却彰显白兔之神灵,“神鬼护储精”“吊古寻刁约”。

刁约的两处宅第

刁约,字景纯,丹徒人,世居京口。年轻时刻苦好学,应举京师,与欧阳修、富彦国声誉不相高下。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存、苏轼等大家对他都很爱敬。


王安石《祭刁景纯学士文》




苏轼《哭刁景纯》诗

刁约回镇江后,修葺自家的园林住宅,取名藏春坞。据传,遗址在范公桥东,即今镇江市区丁家巷一带。藏春坞建有逸老堂,在小山阜上种了许多松树,称作万松冈。刁约曾作诗纪念,诗云:“城南已葺藏春坞,溪侧方营逸老堂;岭上万松山径合,江中千稻一丘黄”。刁约在此度过了晚年。

刁约除了镇江城里藏春坞住宅外,在白兔山群山的唐山下也有一座别墅,叫唐山庄。《京口山水志》曰:“唐山,在白兔山侧下,有唐山庄,刁约所居。”《嘉定镇江志》曰:“刁约,《怀南徐所居》诗注:‘唐山庄在白兔山侧。’又王庄定《送刁景纯归京口》诗云:‘因公东还輒悲咤,重厚士风须长者。少年流辈轻老人,去矣唐山旧林下。’”唐山下有刁景纯的山庄别墅,刁景纯喜爱这里的景观,可能就是刁景纯墓葬白兔山的原因。

大家爱敬刁学士

刁约,为人忠厚,时人称他为刁学士。《光绪丹徒县志》“明贤”记载:“刁约,字景纯。少卓越,刻苦学问。始应举京师,与欧阳永叔、富彦国声誉不相高下。”施元之《苏诗注》记载:“约,少有盛名,擢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诸王宫教授。时南班之制未立,宗子非遇殊恩无迁官法。景祐(1034-1038)中,宗室欲缘大礼推恩,命约草表,丞相王曾爱其文,遂有南班之授,宗室以千缣谢,不受。宝元(1038-1040)中,入为馆阁校勘。庆历(1041-1048)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又并为集贤校理、管当三馆秘阁。四年(1044),坐苏舜钦进奏院神祠饮酒事,出通判海州。皇祐(1049-1054)中,仍以校理权吏部南曹,寻为开封府推官。至和(1054-1056)中,以温成后厚葬为非,未奏疏,为内臣所白,出提点京西刑狱、同修起居注。嘉祐(1056-1063)初,还朝,判度支院,假太常少卿,直史馆,使北归。四年(1059),出为两浙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院,出提点梓州路刑狱。八年(1063),再判盐铁院,还户部。治平(1064-1067)中,出知扬州,移宣州。熙宁(1068-1077)初,判太常寺议讲读官,当赐坐,与吕公著等合。”


《光绪丹徒县志》白兔山图示


《光绪丹徒县志》曰:“约性笃至,急人之急甚於己私。在京师,宾客无少长,有谒必报馆中,至有‘走马多罗’之诮,而实为尝一登权要之门。同辈多躐进,而约独四十年周旋馆学,天下士皆称曰‘刁学士’,而一时名德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存、苏轼皆爱敬之。告老归,从容里闬。”《京口耆旧传》曰:“约归,作藏春坞,日游其间。苏轼辈皆与之善,呼为‘十八丈’。”刁约是一位影响力很大的文人,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王安石、王存等历史名人都是他很要好的朋友。司马光、苏东坡、王安石、王存,都比刁约小20到40岁,他们爱敬刁约而成为忘年之交。

白兔山亮点不少

刁约墓葬白兔山,苏轼《哭刁景纯》“俯仰空山”凭吊刁约。大约此间,苏轼去辛丰李庄一游,乡民倍感荣幸,改李庄村名为苏游村;志书记载“白兔山神庙”,即现在被称为“小茅山”的横山凹三茅宫。相传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三茅”真君来白兔山采药修炼,建有茅庵。后人感念其治病济世恩德,在原址扩建成道观,始称三茅宫;《嘉定镇江志》记载:“吴孙氏(策)墓,在城南。……惟策在丹徒。”乡民见证小霸王墓在白兔山东侧,即今东山水库迎面山上是也。

三茅宫背倚的山巅,至今仍留有大乔当年给孙策上坟后“洗泪盆”古迹和宋开府仪同三司詹文,妻荣国夫人何氏勅祔葬,及子资政殿学士詹度墓。明太子太保大学士谥文僖靳贵封一品夫人夏氏等许多名人大家,墓亦葬于白兔山;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淡墨探花”、白兔山下东石村人王文治书写的“三茅宫”三字,已经成为三茅宫镇观之宝。清末民初,镇江著名文人、西石村陈庆年为保护白兔山青山绿水,不遗余力,作出了不朽贡献。

白兔山文化亮点众多,可圈可点,俯拾可得,秃笔难以概全。白兔山是一座历史之山、文化之山和景观之山。

图:王礼刚 提供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