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来袭,儿童如何安全用药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同时,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加上气温不稳定,孩子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很容易生病。专家提醒:孩子出现不舒服,家长们不要盲目给药,这样可能会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甲流是春季常见的流行性感冒,家长该如何给孩子用药呢?南京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呼吸科主任医师田曼介绍,奥司他韦对甲流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前期有些家长抢购、囤积奥司他韦,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没病给孩子吃药来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春季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均可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此外,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接触传染源(比如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日常饮食卫生,保持规律作息,加强户外活动和锻炼等,才是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四大儿童用药原则,一定要牢记

能不用药尽量不用

孩子生病往往最直观的症状就是发烧,这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并不建议马上吃退烧药。

南京鼓楼医院宿迁分院急诊儿科主任医师张京荣表示,“退烧药有一定副作用,不要盲目给孩子用。我们主张孩子烧到38.5℃或者39℃以上再用药。此外,还要结合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到38.5℃,但精神尚可,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治疗,比如给孩子喝水。孩子通过自身的代谢把体温降下来是最理想的,没有副作用。”

能用一种药就不用两种

孩子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简单化用药,选择成分单一的药物更安全,药名带有“复方”二字的药物应慎用。

控制联合用药,以免药物成分和药效叠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就会增高。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医院的儿科专家都在反复强调,要会用退热药。专家指出,“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两药联合使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不能合用,否则,有重复用药,甚至药物过量中毒的风险。”

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

无论是医生还是家长,在选用剂型时,都应该注意,在有儿童剂型的情况下,首选儿童剂型,如果没有儿童专用剂型,应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或药师,不要自行衡量判断,否则很容易造成用药过量。

给药方式要恰当

一般遵循能口服不注射的原则。婴儿多选用颗粒剂、口服液等,还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小儿的口味和颜色,尽量选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以减少用药的次数。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1日施行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新增药品涵盖了22个儿童用药,“剂量靠猜、分药靠掰”导致的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海安市中医院儿科医生郭静介绍,“目前医院的诊疗系统中,电脑端会自动给出提示,要求严格按照医保规定的剂量,相比以前,更加规范。”

儿童用药误区,千万要远离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用药方法亦有差异,保证儿童合理用药尤其重要。专家表示,很多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在误区——

误区一:孩子生病马上用药。“把用药当习惯”,这是家长常见的误区。有些家长见孩子流鼻涕或咳嗽,就想立马给他用药。其实,只要孩子每天咳嗽不超过三四次,每次咳嗽不超过三四声,不需要到医院,也不需要吃药,完全可以在家里再看一看。

误区二: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就很着急,孩子吃了布洛芬后还想让他再吃感冒冲剂。但药吃得越多,并不代表病好得越快,还会出现反作用。也有些家长觉得中药伤害小,喜欢让孩子中西药一起吃,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药物之间会有相同的成分,一起吃会导致用药剂量的增加。

误区三:盲目迷信进口药。比如新生儿排便不规律,一些新手妈妈为了让孩子尽快好起来,高价购买进口益生菌,其实国内产品效果也很好。

误区四:“误用”抗生素。“误用”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滥用”,二是“坚决不用”。抗生素只用于细菌感染,大多数感染是病毒性的,抗生素并没有效果。但一些家长抱有排斥心理而盲目拒绝抗生素也是不理性的,在不遵医嘱的情况下随意停药或换药都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误区五:用糖水服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药太苦了,用糖水给孩子喂药,甚至在药里加果汁饮料,这都是不对的。糖水特别是饮料大多是偏酸性的,可能还含有其他微量元素,会使药物失去作用。

误区六:给孩子用成人药。有的家长觉得,成人药只要给孩子减少分量吃,就不会有问题。事实上,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器官对药物的解毒和清除能力都不如成人。有些成人药还含有一些孩子不能使用的辅助成分,所以千万不能“用药靠掰,剂量靠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来源:交汇点

编辑:朱超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