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种田刮起“青春风暴” 后白镇父子接力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日镇江讯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驾驶拖拉机在田间翻耕土地、操纵无人植保飞机喷洒肥料,这样的职业生涯,并不是周帅最初的选择。“我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动漫设计专业,暑假跟着父亲试着驾驶农机,最初只是出于好玩,后来觉得干这行也不错。”1995年出生的周帅,2016年从学校毕业后选择返回家乡句容市后白镇,和父亲周道兵一起经营后白镇道兵农机专业合作社。

周道兵是后白镇最早一批农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父子俩以道兵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5个行政村开展“田保姆”式土地托管,先后引进高性能插秧机、自动病虫防治喷灌机、大型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在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割、运输、烘干等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大优化了农田种植质效,也有效破解了部分乡村“无人种粮”的困境。2021年,道兵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我小的时候,父亲希望我考出农村;等我长大后,种田的政策越来越好,父亲又希望我能回来接班。”周帅坦言,自己选择回家种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种田比在城里挣得多。他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给2000余亩农田提供全流程农机服务,每亩每年收费420元,这一项收入就是近100万元;合作社自身承包的1000亩农田,每年每亩收入900元左右,一年就是90万元。“当然我们还有人力成本、燃料成本、农机折旧费等,合作社有固定的员工5人,每人每年工资在4万元到12万元。”周帅说,200余万元的农机,不到4年就收回了成本。

在后白镇,像周帅这种接过父辈接力棒的种田大户,还有80后丁文波。2002年,丁文波辞去苏州的工作,回到后白镇老家和父亲一起种粮,如今独自支撑起近500亩的种粮担子。“我们主要种植的是南粳系列水稻,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产出的是优质食味米。”丁文波说,自己的农场也引进了大型拖拉机和插秧机,让规模种粮变成了现实。

同样是80后新农人,杜诸侯则是半路“下田”。原来做建材生意的他,在后白镇成立了杜氏家庭农场,不仅打造绿色循环农业,还拓展了稻田研学游等项目。“现在国家这么重视粮食生产安全,新的一年,我们对种粮信心更足了。”杜诸侯说。

今年的句容“新春第一会”——产业强市大会,首次专门评选表彰了“十佳粮农”,周帅、丁文波、杜诸侯均榜上有名,后白镇也成为全市上榜人数最多的乡镇。在周帅、丁文波、杜诸侯等新农人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活跃在后白田野间,用执着与无悔把成绩写在大地上。(周钰明 田馨)

编辑:万嘉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