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力量·希望丨李秋阳: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 全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 李秋阳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为江苏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镇江身处苏南地区,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重要节点城市。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镇江理所应当紧扣高质量发展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强市之路,聚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注入强劲动能。

一、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一是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内容,是各个领域的齐头并进而非某个领域的单兵突进。目前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因此,现代化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发展首先应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上来,并且持续推进、长期坚持。

二是高质量发展是适应发展格局变化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比较优势的现代化赶超战略,已无法适应现代化进程需要,关键核心技术受限、内需亟待开拓等弊端日益凸显,极大制约了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亟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循环和产业关联畅通。总书记的讲话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了新内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定了战略基点。

三是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代,人民的诉求更多表现为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不仅需要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态、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更要通过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切实把握镇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产业强市

一是统筹把握虚与实的关系。实体经济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并不相对,合理界定“度”与“序”,有利于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对镇江来说,始终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和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镇江制造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打造具有竞争力、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集群。

二是统筹把握质与量的关系。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对于镇江来说,量质并举以项目为抓手,壮大龙头领军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打好提升产业能级关键战。

三是统筹把握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理念,从发展历史阶段来看,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高质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发展主旋律。对镇江来说,统筹考虑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把握区域发展规律,持续推进产业强市“一号战略”。

三、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夯实制造业“压舱石”,提升能级优供给。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制造业倾斜投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推动链式发展。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特别是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的集成整合,进一步扩大比较优势,锻造新兴优势。二是聚焦企业梯度培育。在“链主”龙头企业带动下,采用梯度培育模式,成长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拉动力。三是建强特色园区。全面加快园区的深度整合,明确开发园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定位,通过靶向招商,形成功能健全、优势明显、效益良好、凝聚带动作用强、抗风险性强的产业集群。

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科技创新是关键招、制胜招,是产业做强壮大的“硬核支撑”。一是加快“数实融合”。大力发展基于制造业的数字经济,将“数实融合、赋能加持”作为重要突破方向。二是强化创新协作。借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积极探索“中心主导+镇江联合”等科技合作模式,扩大科技合作“朋友圈”。三是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利用政府产业基金、投资性平台资金,联合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积极融入“双循环”,强化区域间对接合作。镇江通江达海,位于沪宁产业创新带,拥有依托上海链接全球的窗口优势,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一是释放战略叠加优势。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提升港口支撑功能,高水平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对外开放。二是提升G312产业创新走廊支撑力。统筹G312产业创新走廊整体利益和城市比较优势,积极支持南京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充分发挥镇江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努力把地理分割线变成经济协作线。三是全力引才聚才。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强化柔性引才理念,通过规划咨询、项目合作、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作者系镇江市委党校中特理论教研室副主任)

编辑:万嘉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