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忍不住……救助站一天帮助三人找到家,不能不提这些新方法

今日镇江讯  今天(29日)上午,在镇江市救助管理站,南京市栖霞区大棚村的宋江才(化名)见到了前来接他回家的亲人,高兴之余,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

对于镇江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说,今天是特别让人高兴的一天,共有三名滞留人员在当天与亲人团聚。

受益精准推送 被救助人员回家

宋江才是在5月26日救助站工作人员街面巡查时发现的,当时他身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从下蜀坐车到镇江车站坐车到常州”。

市救助站受理科科长王菊龙介绍,仅凭这张字条很难判断被救助人的身份,通过后续询问,他陆陆续续说出了“栖霞”、“龙潭”等地名。结合字条上的信息,工作人员将宋江才的信息推送到了南京、常州以及我市的句容等地。很快便有了回音,也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除了宋江才,贵州铜仁的小强和安徽滁州的小露也都在今天和自己的亲人团圆了。

“传统的寻亲手段主要有口音辨识、情理感化、实地寻踪、物品寻迹、资料查找、站际合作、公安协查、媒体关注等,这些手段曾经帮助过大量的滞留人员找到过家人,不过这些传统手段也有一些‘痛点’。”王菊龙说,比如有的被救助人员不说话,也不会写字,这样几乎就不可能从当事人身上获取任何有效信息,后续的实地寻访、站际合作等也就不可能开展。

近几年,互联网快速发展,救助人员通过“互联网+”找到了一个高速有效的寻亲方法。 

人脸识别等新科技解决传统寻人手段“痛点”

去年3月,扬州女子李春(化名)在走失两年半之后终于回到了家人的身边。李世春之所以能顺利回家,就是因为她无意中说出了”沙头“这个地名,通过网络的精准推送,一个小时之后救助站工作人员就接到了她家人的电话。

去年11月,市救助站又首次运用人脸识别确认了两名滞留人员身份。“网络推送、人脸识别、血样比对等新技术手段在寻亲中用的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长期滞留人员,传统手段都已经使用过,新技术手段往往有很好的效果。”王菊龙说。

据统计,2017年至今,市救助站共帮助39人寻亲成功,其中通过常规交流问询、站际协查寻亲成功10人,通过网络精准推送19人,通过人脸识别10人。

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实际运用,市救助站已梳理归纳出口音辨识、情理感化、实地寻踪、物品寻迹、资料查找、公安协查、站际合作、媒体关注、网络推送、人脸比对等10余种甄别方法。对入站无法确认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在24小时内推送到全国救助寻亲网开展寻亲;与网络媒体建立常态化寻亲合作机制,通过弹窗技术向受助人员疑似走失地、户籍地等特定区域精准推送,及时发布寻亲启事;与公安部门建立甄别查询机制,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进一步排查等,这些手段都大大提升了甄别能力以及寻亲成功率。(全媒体记者 朱秋霞 文/图)

编辑:陈路

(作者:朱秋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