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变“市民”,官塘桥街道平山村司法惠民紧紧跟上

今日镇江讯  官塘桥街道平山村位于官塘桥路以东,是官塘新城建设的核心区。近年来,随着官塘新城建设的快速发展,平山村已经全部拆迁。在“村民”变“市民”的过程中,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矛盾随之产生。为顺应时代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平山村村委会开拓思路、主动作为,先后建成了司法惠民服务站、老年劝导队、阳光法律服务社等机构,积极着力化解矛盾,将司法惠民落在实处。

“我们平山村总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1197户居民,常住人口2944人。我们一直坚持一点,‘村民’变‘市民’,司法惠民一定要跟进!”平山村张书记介绍说,针对拆迁安置、城市管理等矛盾纠纷,村里2014年设立了司法惠民服务站,聘请律师驻站作为法律顾问,每年都帮助村里解决许多问题。仅2017年,服务站调解矛盾纠纷31起,开展法制宣传教育6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协助街道司法所开展6人次的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驻站律师陈悦忠向记者讲起了不久前调解的一起村民家庭矛盾纠纷:80岁的村民黄琴老伴早年去世,2016年初夫妻原有房屋被拆迁安置,获拆迁安置房两套,一套100平方米和70平方米,均为期房,另有拆迁补偿款人民币12万元。拆迁后,三个子女对拆迁房屋和补偿款的分配产生不同意见,几近反目,老师劝说多次无效,无奈之下向司法惠民服务站求助。工作人员和驻站律师一起多次组织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多次协商,为一家人提供了解决方案,最终一家人重归于好。

因拆迁后村民中为家庭财产矛盾引起纠纷,老人赡养的纠纷及其他纠纷日益增多,平山村研究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和老党员的辐射作用。2016年1月成立了由19名老干部、老党员参与的老年劝导队,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和群众基础帮助村委会调解群众中的矛盾。前不久,老年劝导队就成功解决了一起村民赡养纠纷:老邵夫妇拆迁后拿到两套安置房,因之前拆迁房屋有大儿子的产权面积,老夫妻就将其中一套共有产权的安置房给了大儿子,但这却引起了次子和两个女儿的不满。家中因房屋产权纠纷及子女赡养发生矛盾,导致老夫妻迟迟不能入住新房。老干部李年顺、老党员董月英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其子女联系。两人从家庭到亲情,多次分别与4名子女沟通,让子女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父母的不易,4名子女顺利达成协议,并主动帮助老人搬入新居。

平山村老年劝导队邱队长告诉记者,除了调处家庭纠纷、邻里矛盾,队员们平时还认真做好辖区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纠纷发生。闲暇时,队员们还帮助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在平山村的阳光法律服务社内,记者看到一份章程,上面详细写明了服务社的宗旨、权利、业务范围、组织机构等内容。阳光法律服务社成立于2017年6月,不仅面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还将很多村务进行公开,定期进行信息发布,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民补贴发放等情况,放到“阳光”下,让村民知晓、监督。据了解,目前,平山村已经实现了老年人生活补贴、大病救助、助学基金、免费提供新农合保险等政策全覆盖。其中,仅每年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就超过180万元。(全媒体记者 谢勇)

(编辑 贺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