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桥依靠现代农业,让村民在家门口拥有更多获得感

今日镇江讯  18日,又是一个炎炎夏日,姚桥伏漕村村民张国华一大早照例要到伏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田间查看水系畅通情况,为秋季水稻丰产丰收尽心劳作。

近几年,随着镇江新区拆迁和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不少村民搬离村庄洗脚进城,留在村上的年轻人大多就近到工厂务工或外出打工。2016年,伏漕村委会通过归拢散点地块和闲置荒地等610亩,全资成立了伏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集体运作。近花甲之年赋闲在家的张国华和部分村民,来到公司再次种起了田,靠着田间劳作每人一年有万把元的收入。

“在刚结束的夏收中,公司经营的610亩小麦收成良好,27万元的卖粮收入全部归到村集体账户。”伏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介绍。规模化农业经济收获的第一桶金,让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的伏漕村委会颇受鼓舞,村民也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充满了热情。

“这是一块生地,要仔细管水、治虫、除草才能保证秋天的收成。”当天,在长江大堤外围,张国华熟练地查看着稻田间水系情况。半个月前,水稻直播时,他配合公司雇来的挖掘机,在田间犁出了田间灌溉的水路。张国华像从前侍弄自家田地一样,精心跟进着这块今年新复垦的200亩地块的田间管理,盼望着秋季的丰收。

采访当日下午,姚桥迎北村的钢架大棚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采摘着大棚间成熟的辣椒新品种白玉龙(见图,顾宗侠 摄)。基地属于2017年镇江市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奖补项目,54亩的地块上共建有57个现代蔬菜大棚。

迎北村党总支副书记杨颖告诉记者,去年大棚建成后,面向村民租赁种植遭受冷遇。一些跃跃欲试的村民,由于对种植技术、菜品选择和市场销路等的担忧最后都打了退堂鼓。今年年初,村委会开拓思路,在镇江新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发布大棚招租公告,引来专业的种植户签署三年合作协议,为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下一步进行精细化种植做出示范。

目前,大棚里种植的辣椒、西瓜、西红柿、小甜瓜等多个果蔬新品种,市场预估价可观。其中,白玉龙辣椒以订单方式整体销售给了丹阳一家出口韩国的酱菜厂。“村委会依托项目积极与市农科院结对,保障基地的果蔬品种能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杨颖介绍,前期的示范种植不仅完善了大棚周边的道路和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也为村民独立经营对接市场和病虫害防治精细管理等的积累了经验。

姚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贡振华介绍,镇域范围内,各村委依托村庄资源集体牵头探索规模农业和精细农业,有益改变着村民在三五亩地块上传统的粗放作业方式和村集体经济长期积贫积弱的状况,有希望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村庄管理和村民服务提供财力支撑。

伏漕村党总支书记徐杰告诉记者,被村民选举为伏漕村“当家人”,也就担起了村富民强的担子。2016年底,他当选之时便向父老乡亲们承诺,用时3年实现村庄道路全硬化。当年,伏漕村整合200亩鱼塘发包给经营户,村集体经济进账10多万元。截至去年年底,村委会以村集体经济之力,累计花费40多万元将水泥路修到了每户村民的家门口,让“有钱买车也没路开到家门口”的调侃成为过去。

目前,镇江新区的夏种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伏漕村委会全资控股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依靠今年夏收实现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夏种面积810亩,预期实现净收益40万元。伏漕村日益壮大的村集体经济,为村庄排上议程的全面亮化工程和健身广场打造提供了支撑。姚桥各村庄靠着现代农业经济的探索,与镇江新区“7+2”行动同力建设美丽和谐村居,让村民在家门口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媒体记者 顾宗侠  通讯员 高涛 龚江婷 严琳)

编辑:缪小兵

(作者:顾宗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