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座位稳居班级第一排,究竟是晚长还是矮小症?

今日镇江讯  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孩子的身高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对此,绝大多数家长的回答无非是“没事,孩子随我”、“个子窜得晚”等,然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真的只是家长所认为的“晚长”吗?还是已经存在了导致孩子生长迟缓的病因?

不少人把儿童“矮小”当成是“晚长”,其实这两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矮小症”指的是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又称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后、男孩于15周岁后尚无性发育征象,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儿童“矮小”和“晚长”不可等同。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说,妈妈发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提示家里的遗传倾向可能就是偏晚的,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发育得晚,到了别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最终的身高并不矮。这就是所谓的“晚长”,准确地讲是晚发育,最关键一条,这样孩子的骨龄与他的身高龄相仿,却落后于他的实际年龄。

家长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正常儿童在4周岁至青春期前这一阶段,每年能长高5-7厘米,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并不急于治疗。倘若生长速度不正常,而家长却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当真等到年龄偏大才来检查的时候,往往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家长自己拿不准,最好还是让专科医生来判断孩子到底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速度、家族遗传倾向等来综合评估。

如果怀疑孩子身材矮小,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大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不要到了孩子骨骺闭合、生长停止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致使孩子丧失了长高的机会。

孩子矮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不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而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一系列的检查来辅助。目前的检查除了常规检查外,还需查骨龄、头颅垂体MRI、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以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以综合判断矮小原因。

对于“晚长”与“矮小症”,既不能误诊误治,也不能贻误病情,日常的身高监测是必须要做到的一项基本任务,家长们如果实在搞不清楚,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看一看骨龄,比照一下身高年龄,千万不能被那些固有的、不完全正确的老观念耽误了孩子的身高大事。(通讯员  钱菁璐 冯煊 全媒体记者 杨泠)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