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语话七夕

 陈 静

坐看牵牛织女星,又一年七夕节,闲话片言。

七夕节由来

七夕节是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初七晚,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天河鹊桥相会的故事,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其夜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牵牛星、织女星,言此二星神当会。”

“牛郎织女”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其他分别为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之一。由于牛郎织女相互倾慕,矢志不移高尚的情操,人们将牛郎织女七夕相聚,作为爱情坚贞不渝的楷模,唐代元稹《决绝词》:“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

因此时下七夕节,还被称为“情人节”。

乞巧节风情

七夕节亦称“乞巧节”,传说中的织女,是天上的纺织能手,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如此形容她:“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见织女不但技艺极好,而且姿态优美。为祈求织女的智巧,姑娘们于七夕节对镜梳妆,摆香案、设瓜果于庭院,遥望银河,朝拜织女,手持九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针孔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这种仪式称之“乞巧”。唐代权德与《七夕》诗云:“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说明此节俗风情,历史悠久。

镇江七夕节

七夕节的风俗,以宋代为最盛,其原因与宋太宗提倡有关,清代王士祯《香祖笔记》叙述:“宋太平兴国中诏以七日为七夕,著之甲令”,以郑重其事。为增添节日娱乐,宋代七夕节为初六、初七两日,详见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镇江七夕七也是如此,见于南宋陆游《入蜀记》“京口人用七月六日为七夕”,可见民间对此节日风俗,颇感兴趣。

老镇江七夕节,据《镇江市志》记载有“设瓜果于庭院,祀牛郎织女,看巧云,搭七巧板,穿针乞巧等俗。”

七夕节站到高处看天上巧云,凝神端详那些腾涌的,徜徉的云块,瑰丽多趣的奇景,令人赞叹,尤其是看到云块好似小桥流水,还驰骋联想到天河鹊桥相会的故事。搭七巧板是一种游戏,此玩具用正方形薄板或厚纸裁成形状不同的七小块,可以搭成各种图形。儿童在七夕节搭成精彩的七巧板图形,称之“得巧”。

闲谈“天仙配”

七夕节镇江民间既谈牛郎织女鹊桥会,也谈爱情故事“天仙配”,传说董永、七仙女别离是在七夕节。谈起董永、七仙女,说来与镇江有关,明代《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董永是“润州府丹阳县槐树村人”,七仙女说“好交官人得知,我是句容县人”。

“天仙配”故事为:农民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家为奴。天上玉帝第七女向往人间幸福,私自下凡,以槐树为媒,与董永结为夫妇,同至傅家。七仙女一夜织出十匹云锦,使傅家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期满,夫妻心情喜悦正欲归家,不意玉帝逼追七仙女立回天庭,否则以雷电惩罚董永,七仙女已有身孕,在槐树下忍痛与董永别离。

董永与七仙女相处百日,情真意切,“天仙配”亦称“百日缘”。丹徒区谷阳镇槐荫村有“天仙配”景观,成为游人在七夕节的向往之地。(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