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暑期“尾巴”外出旅行?别忘了带上中医养生“贴士”!

暑期即将结束,不少家庭计划抓住暑期的“尾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旅行途中易劳易疲,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容易让疾病“乘虚而入”,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对此,中医建议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入手,注意旅游途中的中医养生保健。

衣:秋季早中晚温差大,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应尽量多带些衣物,防止受凉感冒。鞋袜要合脚,最好穿半新的软底鞋或布鞋,并保持鞋袜干燥。

食:旅途中长途跋涉,体力消耗很大。中医认为,“汗为阴津所化”,即运动量过大造成大量排汗,容易伤津耗气。由于频繁地更换地点和改变生活环境,两地气候、饮水和食物中元素不同等原因,一些人会出现头昏无力、胃口不好、睡眠不佳,甚至腹胀、腹泻等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旅途中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和绿茶,少吃方便面、蟹、虾等食品。因为旅途中人体比较疲劳,抵抗力较弱,过多食用这些鲜凉食品容易造成腹泻,从而影响整个旅行计划。如果上火比较严重,嘴唇,口角甚至脸上出现泡疹,要注意休息,同时服用一些牛黄上清丸和维生素类药物。

住:生活要有规律,日程安排最好按事前准备好的作息制度进行,不要随便打乱行程计划。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抵抗力下降而致病。住处要舒适安静,最好与旅伴在一个房间,便于照顾。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足掌部位可以用手按摩消除疲劳。若脚上起了水泡,要将水泡穿刺与引流:先用热水烫脚5-10分钟,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对脚泡局部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刺破脚泡,使泡内液体流出;也可用消毒的马尾穿过脚泡引流,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垫高,以防下肢水肿。

行:长途旅行最好坐卧铺或飞机。乘飞机时,当习机起飞或下降时,可以捏住鼻子鼓气或者打哈欠、嚼口香糖等主动通气动作使空气进入中耳腔,使鼓膜内外压力达到平衡,以免中耳受到气压伤害,如果感到剧烈耳痛、耳鸣、眩晕,要及时请机组人员采取护理措施。乘坐汽车时,车窗要适度打开,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容易晕车者可于开车前半小时服用晕车药,并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如果出现晕车症状应闭目仰卧,保持安静,用冷毛巾敷前额,保持空气清新、流通。长时间坐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经常变换一下体位,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避免出现下肢肿胀。下车后,因长途乘车,起步要缓,让身体逐步适应到运动状态。另外,还可根据需要适当带一些旅游常用药品,如感冒药、晕车药、止泻药等。(汤建明 杨泠)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