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他们扎根农村,为“师德”加上完美注脚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老师,阳光热情、爱岗敬业、各有所长,在教育沃土上挥洒生命激情;他们,是一群不平凡的老师,长年扎根农村基层,用爱滋养年轻的生命,引领着莘莘学子走向辉煌。教师节前夕,记者来到丹徒高级中学,走访这里的老师群体,聆听他们教书育人的故事。


躬身教育实践

探索教育创新

丹徒高级中学是由原谏壁中学和原上党高级中学于2009年合并而成。谈起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长黄卫荣娓娓道来。如何让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创新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做到“健康成长、幸福人生”,是自己一直在思考的。

在办学过程中,黄卫荣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新思路。所谓“一体”,即以德育为核心,实施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为内涵的全人教育;“两翼”即大阅读教育和体艺科创教育。通过“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的构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诸方面的因素,按照学生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从而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路径。

近年来,丹徒高级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篮球传统学校。2018年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上,学校摘得7金4银,位列高中组第一。为此,教练组老师牛亮、张育森、张俊胜等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丹徒高级中学的《一日常规管理条例》日臻成熟,马根保老师自编的“巡课五看”口诀好记易懂,很多四星级学校到丹徒高级中学学习常规管理经验。在丹徒区艺术展演中,学校获得多个项目的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陈建文、王红艳、刘凌霞、周浩琴、季照蓉等人的默默奉献。


在今年全市高中学生身体素质调研中,学校获得总均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而就在两年前,学校的成绩是全市15名,2017年跃至第五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三体育备课组组长张伟杰老师的通力协调。学校提出要像抓文化高考一样抓体育,假期不仅有文化作业,也有体育作业。学校大课间活动,上下午各4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师生身心得到锻炼和放松,也为高三师生情感的交流建立了新的渠道。”高三级部主任毛罕华如是说。


扎根农村基层

书写师德情怀

丹徒高级中学地处农村,老师也分散居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天起早贪黑已经是常事。

冯军是学校一名生物老师,做了10多年的班主任。家住丹徒新城的他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起床,6点20之前就来到学校,而晚上需要等学生晚自习结束、进寝室就寝之后,他才安心下班,深夜11点到家是他工作的常态。“最对不住的就是妻子和孩子,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他们还没起床,晚上回家的时候他们已经睡着了。经常有邻居问我早出晚归是做什么的?是不是送牛奶的?”冯军说着乐开了。

张菊林老师家住大港,他担任班主任和英语教学,一周只回一次家,每周五晚上回去,周六就返校了,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陈飞老师家住宝堰,每天凌晨5点多就出门了,乘坐第一班公交车,6点多就到校。高三生物老师何金梅家住扬中,怀孕期间挺着大肚子每天开车往返于扬中和学校之间,路上就要两个多小时,一直坚持到高考结束……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


自2016年8月从省大港中学调至丹徒高级中学以来,作为该校一把手,黄卫荣主动要求承担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1周10多节课。第一年到新校任校长,学校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还要迎接省三星级高中复评,能否交出令人满意的管理业绩和具有说服力的高考成绩,对黄卫荣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黄卫荣毅然握起了这把双刃剑,啃起了这块硬骨头。2017年,黄卫荣任教的班级语文高考成绩全校第一,丹徒区第三,学校高考质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面对记者的采访,黄卫荣表示,教书育人是责任也是事业,学校将通过有情怀、有使命感、有底气、有远见的教师队伍的培养,让讲台闪光,让教师荣光,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灵和人生。(全媒体记者 胡冰心 通讯员  孙建平)

图片由丹徒高级中学提供

编辑:吴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