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尊师之道

□ 白俊华

训诫类蒙书的代表之作《太公家教》里也有一段话:“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日为父。”由此可见,古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有多深。

而在具体行为上,古人尊师的举动和行为,更是令人动容。

“程门立雪”最具典型。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将乐县人,4岁入村学,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赋,人称神童。15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时值严冬,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了依然站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此时,他们脚下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子贡的做法,也堪称楷模。子贡,商界历来公认的“儒商始祖”,是孔子门下最富有的弟子。公元前479年,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服丧三年后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之树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古人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教育子女尊师重教。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盛世。李世民非常懂得搞好子女的教育的重要。他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为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他还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有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李世民知道后,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太子亲自迎接。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珪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公式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珪,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来不敢失礼。

通过尊师而功成名就的也有。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到京城洛阳任官,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并派奴婢侍奉老师。郭林宗体弱多病,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药进来,郭林宗却斥责他熬的药太烫,当魏昭又熬一次送进去后,郭林宗又说药太苦。这样一连三次。但魏昭始终恭恭敬敬,没有半点不悦之情。到了第四次,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后来,郭林宗终于将毕生所学的知识都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

编辑: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