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现实与未来

◎王佳宁

“七大特征”勾勒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现实状况

统观各地建设情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呈现如下鲜明特征:

1.“点”与“面”的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定位与发展目标清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注重增强文化带建设的系统性、配套性、协调性。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省内涉及大运河的8个地级市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多项可跟踪考核的具体工作。

2.“上”与“下”的联动:促进顶层设计与局地试点有机互动,大运河沿线城市政府靶向施策。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又要探索局地试点。山东省枣庄市精心提炼台儿庄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着力发挥其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江苏大运河沿线有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该省文博部门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动吸纳基层建议,进而制定相应规则。

3.“破”与“立”的融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准入退出机制日益完善。深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北京市、河北省严格构建和完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守“入口关”,坚决淘汰和杜绝各类不符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定位的产业,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4.“管”与“放”的统一:政府与市场边界逐步厘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责权明晰策略得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各地普遍注意把握好“管”与“放”的张力,坚持有进有退,缺位的要补上,越位的要退出,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邯郸市绘制了运河“文化地图”,摸排141.8公里的河道文化遗产,建立运河信息“电子档案”。

5.“先”与“后”的贯通:以文化带为引领,生态带和旅游带跟进,制度体系和产业布局同频共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讲章法、重节奏、有先后。北京市率先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通州区针对生态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力避文化园区、历史古镇的同质化现象。江苏省淮安市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展示漕运文化,使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

6.“竞”与“合”的共鸣:引领京津冀地区和东部地区省际联动,大运河文化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省际联动上发挥了带头作用,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战略、规划、政策、项目的协同配合;北京、天津、河北建立了跨区域合作的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巩固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计划实现旅游观光性质通航的既有成果,争取实现2020年客货运通航的目标。

7.“变”与“稳”的协奏:在创新中注重平稳与惠民,联动机制渐趋形成。京杭大运河沿线四省两市均建立了全方位综合性管理和联动保护机制,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跨地区、跨部门联动机制渐趋形成。

“八大趋势”描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未来前景

1.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依托和抓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始终伴随我国文化领域的制度创新。从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文化产品进出口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体制机制创新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有力推进。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部门应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大运河文化体系。

2.主动融入“三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新格局,将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政策落地。大运河沿线省市需注重优势互补,探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我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的交集,全方位深化国家战略和区域新格局背景下不同层面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三大战略”导航定向下,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作,加强相关城市在动漫游戏、文艺演出、艺术品交易等领域的合作对接。以深化演艺领域合作为例,可组织大运河文化带演艺项目交易会和演艺发展论坛,举办大运河文化带精品剧目展演等。需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强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出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推动已有政策落地见效。

3.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的“1+5”融合,将全面变革大运河文化带形态。文化产业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力量。大运河沿线文化产业发展重在调动市场力量,构建“1+5”融合文化产业链。特别是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研发符合文化创意企业需求的产品,引导文化企业采用各类金融工具依法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大运河流域地级市需充分挖掘文化元素、创意设计在美化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基因为根脉,将开掘大运河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源泉。大运河流域城市需充分运用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等资源,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加大对原创文化精品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力作。

5.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将完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立法层次。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要切实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文化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文化市场主体权益保障以及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理顺事权,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加快出台全国性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规范性文件及实施细则。

6.全方位接轨世界运河文化规则,将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必然选择。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程中,要借鉴世界运河保护经验,提倡科学、合理使用,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带动物流、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运河文化。同时,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文化贸易为主要方式,推动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7.第三方评估和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对接,将凸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智库作用。大运河沿线省(市)和地级市(区),需以智库集群的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发挥新型智库在第三方评估等方面作用。突出前瞻性,着眼构筑大运河文化带今后二三十年乃至更长远时段内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的战略优势,做好前瞻研究、超前谋划,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新思路新建议。

8.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旨归,将推动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坚持“保护优先”,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惠及民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指标体系中,应该提高反映公用设施、生活环境、就业收入、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类指标的比重,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大运河文化带塑造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标志性品牌。

(作者系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联席理事长、首席研究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