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一统三治” 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

◎赵志强

乡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治理是否有效,不仅决定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和繁荣,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为丹阳探索构建“一统三治”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以党建为统领,才能保持正确方向;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以“三治”为目标,才能汇聚最大合力。

以党建为统领,坚持新时代乡村治理正确方向

丹阳市历来重视基层党的建设,特别在广大农村,先后创新开展的“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四有”民情服务处理机制成效明显。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留守党员“三化”(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现象比较普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部分“老板书记”和村干部处理村务办法不多、效果不佳等情况。深耕丹阳实际推进乡村治理,应以党建为统领,可从3个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一是探索建设复合型党组织。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变化,如何补齐“老板治村”之短,寻求“制度治村”之法,找准“治理有效”之方,形势迫使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探索。一要强化党组织治理优势。将农村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改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上的“缺位”现状,尽快补齐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上的短板,建设经济、治理复合型党组织。丹北镇通过推行“四无一优”(无信访矛盾、无违章建筑、无违法用地、无重大安全事故、争创环境优美村)考核办法,将从严管理和激励担当相结合,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治理效果。二要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科学应对农村发展新变化、党员流动新趋势,在“村企联建”“党支部+合作社”等基础上,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通过组织覆盖无盲点,实现乡村治理无盲区。延陵镇东皇村坚持村社合一,成功将土地股份合作社打造成为锤炼党员的基地、富民党建的平台。三要深化党组织服务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理取向,以两网(乡村党建网格、基层治理网格)融合为依托,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系统打造沉底到边的为民服务网,实现“小网格”托起“大服务”,进一步引导农村党组织加强社会服务功能,村干部提升服务能力,让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第一选项。

二是锻造“一懂两爱”干部队伍。治理之要,关键在人。丹阳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一要重视领头的。探索实施村支书“领头雁”工程,开办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设立双月工作论坛,大力提升村书记队伍治理能力。二要鼓励干事的。从激励端出发,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不仅给帽子,探索将优秀村干部纳入专项事业单位管理,畅通晋升渠道;还要给待遇,建立工资适时增长机制;更要赋权限,授予镇区党委更多考核权,努力激发村干部投身治理的新动能。三要培养年轻的。积极应对农村“接班人”危机,总结“定制村官”经验,探索村干部职业化途径,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形成有序培养梯队,努力充实乡村治理后备有生力量。

三是聚焦“三感”发挥党员作用。农村党员是党在基层的细胞,“细胞活,则肌体健”。迈入新时代,我们要让党员先进性可观可感、与时俱进,克服虚无缥缈、一劳永逸的认识;要让党员敢于“亮身份”,一直“在线”,永不“离线”;更要让党员摒弃“佛系心理”与“油腻心态”,在乡村治理中当好干群连心桥。一要让党员更有归属感。学习镇江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经验,探索建立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圈,让党员时刻有“娘家”、经常有活动,遇难有关怀。结合基层实际,通过实施“农村党员关怀工程”,构建关爱长效机制,让广大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温暖,提升党员“家”的归属感。二要让党员更有责任感。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充分借鉴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体检工作试点经验,列出必须遵从的铁规、划出不可触碰的底线,实现党员权利义务具体化、清单化、可量化,倒逼农村无职党员守纪律、作表率,逐步让“无职”变“有位”、让“无责”变“有为”,不断增强党员责任感。三要让党员更有敬畏感。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对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最新要求,认真执行省市《处置不合格党员实施办法》,更加顶真地运用好党员积分管理考核结果,进一步严把入口、畅通出口、落实党员退出机制,让党员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充满敬畏感。

以“三治”为目标,汇聚新时代乡村治理最大合力

自治、法治、德治是乡村治理三大目标,也是实现乡村善治之路的重要依托,更是丹阳探索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奋斗方向,我们要让“三治”汇聚乡村治理的最大合力。

一要聚力深化自治。村民自治是基层治理基石,在新时代要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自治红利。一是优化自治平台。通过搭建“有章理事、有地议事”新平台,更好巩固村民自治。陵口镇部分行政村通过借鉴浙江桐乡经验探索设立百事服务团、百姓议事会等民主协商平台,把民主与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同时,应深入总结“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成效,进一步放大“五事”品牌效应、丰富“五事”内涵、拓宽议事领域,将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为改进村民自治、联系服务群众新载体。二是把握自治重点。去年以来,我们以“三治理一挂牌”专项行动为契机,狠抓“两务”制度化公开,落实“三资”阳光下运行,实现了自治全方位保障。为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丹北镇东方村实施“两张清单制”和“提前公开制”,取得了“两务”全流程公示,群众全过程参加的良好效果。三是创新自治格局。根据村组“利益相关、地域相近、文化相连”特点,用好清产核资丰富成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始终将群众锁定在以集体产权为核心的利益链条上,激活村民“大事一起干、难事一起担、事事都参加”的原动力。牢固树立“治理共同体意识”,逐步构建起“以村两委为核心,村民为主体,乡贤为补充,社会组织为支撑”的乡村自治新格局。

二要全面落实法治。法治规范了乡村治理的行为,要按照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致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首先,干部要守法。村干部要把法治作为解纠纷、消民怨、优治理的首要方式,带头学法、知法、守法,让群众切身感受法治红利,树立法治信仰,不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其次,群众要遵法。努力弄清“缠访闹访”原因,逐步扭转“信官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现象,推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用法思想自觉。一方面,通过抓住“非访”典型,实现从严处罚与深化教育并重,果断处理与依法终结并举;另一方面,要关注信访户心态问题,把访民心理疏导纳入到信访工作中来,努力做到纾怨气、消怒气。再次,管理要依法。主动将百姓关注焦点、乡村治理难点的集体“三资”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把严守规矩、定好规则、讲究规范作为“三资”管理基本方式。通过严规矩,明确村两委班子“三资”管理主体责任、各镇区监督职责,实现责任明晰化;通过定规则,出台《村组级财务管理制度暂行办法》,制定审计工作细则,铺开村组财务审计,实现审计常态化;通过讲规范,严格村会计队伍建设、章鉴分开保管、组账村管、村账镇管以及探索少数经济基础较好村“村会计委托代理制”试点,实现管理科学化。

三要加速推进德治。要以成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化德治内涵。一是树善行义举榜。按照“引导有方向、评判有标准、学习有榜样”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榜单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努力吸引群众参与,引领社会风尚。要以乡土信任重建为目标,完善村规民约,用好善治成分,贬斥失德失范,积极引导其与法律相适应、与榜单要求相契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育乡贤美德人。只有乡贤不闲,治理才能不难。要以亲情乡情乡愁乡音为纽带,启动“三回”计划(乡贤回乡、精英回归、资源回流计划)。努力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作用,努力用乡贤美德感召村民和谐相处,引领群众见贤思齐。三是扬崇德向善风。丹阳是季子故里,我们要弘扬传承季子诚信文化,深挖“丹阳好人”先进典型,提炼升华文明创建精神,深入挖掘这些尤为珍贵的丹阳德治基因,通过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的方式,共同营造崇德向善社会氛围,加快构筑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复杂性,始终存在着治理主体多元、治理方式多样、治理内容多变等特点。只要我们践行“一统三治”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让基层治理有魂;通过深化自治,让基层治理有力;通过落实法治,让基层治理有序;通过推进德治,让基层治理有根,就一定能够使基层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从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作者系丹阳市委副书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