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镇江市民讲故事,聊一聊“我家这40年”发生的事情

为营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浓厚氛围,引导人们从家庭的变化感悟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19日下午,镇江市妇联、镇江市文明办举办聊一聊“我家这40年”讲家庭故事大赛,以普通家庭为视角,用群众的深切感受,生动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

经过层层选拔,共有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5个家庭参加决赛,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5岁,他们用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和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75岁的退休老干部说——

“我家这40年,就是国家改革发展40年的缩影”

△朱有翔在发表演讲 全媒体记者 古瑾 谢道韫 摄

朱有翔是参赛最年长的演讲者,今年75岁,是句容市财政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回想起往事,他说“仍像在昨天一样”。

“40年前,我在乡镇企业工作,工资微薄,但也是亦工亦农,后来,通过努力学习,1981年考上了财政系统会计,吃上了农村人羡慕的‘皇粮’,但那时家中上有老母体弱多病,还有一个聋哑弟弟,家庭负担比较重,所以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农村的土地。”朱有翔说。一大早,他骑着那辆“二八大杠”到句容城里上班,直到傍晚才回家。成家后,全家住在单位分配的一间半房子里,三个儿子半间,显得特别拥挤。日子虽然清苦了点,却简单而温馨。后来,全家省吃俭用,用攒了多年的2万多元,在老家盖了一栋上下两层的楼房,终于住得宽敞了。

随着国家实行了高考制度改革,朱有翔的三个儿子经过刻苦学习,全部跳出了农门,如今在国企、公安、税务部门工作。2017年,大孙子经过招聘又进了国企,另外两个孙子一个研究生在读,一个大学本科在读。

“每当过年过节,我们老两口看着围坐在身边的儿孙,倍感幸福。我常对孩子们说:你们都大了,家里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更好的日子在后头呢,我们全家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更加努力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75岁的朱有翔,讲话铿锵有力。他说,自己小家的发展变化正是国家40年改革发展的缩影,“40年来,我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停奔跑,执著前行,其中有追梦的痛苦与挣扎,更有梦想成真的幸福与甜蜜;这40年来,我和家属相濡以沫,用汗水浇灌生活,用爱心教育子女,和其他千千万万家庭一样,我们在一代代传承和奋斗,始终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和丈夫相隔两地的军嫂说——

“先有国后有家,科技缩短了相隔几千公里的牵挂”

△李艳在发表演讲 全媒体记者 古瑾 谢道韫 摄

《两地书,家国情》,这是京口工业园区妇联主席李艳讲述她家故事的题目。

李艳是一名军嫂,丈夫曾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驻守。从认识到结婚,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丈夫一直坚守在遥远艰苦的草原,在那个电话几乎没有信号的地方,以解相思之苦的,就是100余封饱含真挚情怀却朴实无华的信件。

从驻守的地方到海拉尔,每隔半个月才有一趟运菜车,丈夫便一次捎上三四封信到邮局。无法给李艳送上玫瑰花,丈夫便在宿舍养了一盆月季,等到月季开花,就将花瓣夹在信里寄给李艳。

“想着你工作时的样子,可惜不能默默站在你身后……”这些简短的文字是身为妻子的李艳写给远在大草原的丈夫最真挚的情话,而信件的结尾,永远会注明“你安心工作”。

1999年3月,女儿出生了,那时有了摩托罗拉手机,夫妻俩终于可以发短信了,一有时间就互诉恋家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两人又有了QQ、微信,即时就能看到对方的照片、听到对方的声音,甚至直接视频通话。

“女儿在14岁时,也给爸爸写了一封信,还在书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李艳骄傲地说,“40年来,岁月见证了我们一家的联系方式从书信、日记到BP机、手机乃至QQ、微信的变化。40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使人民安居乐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先有国后有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深刻感受到岁月发展的脉搏,也深切感恩伟大的祖国。”

创办“蒲公英之家”的基层民警说——

“在公益道路上越走越远,我在改革洪流中得到成长越多”

△张叶宏在发表演讲 全媒体记者 古瑾 谢道韫 摄

张叶宏说他有两个家——一个是生他养他的家,曾被授予“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彩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另一个是留守儿童的“蒲公英之家”,在这里,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1973年出生的张叶宏,曾是一名军人,转业后,成为丹阳市公安局延陵派出所的一名基层民警。“我家在村里属于垫底穷的,温饱是全家数代人苦苦追求的梦想。1978年,改革开放如春风般吹拂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家也在改革开放的脚步声中悄然苏醒。农村开始分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人开始种植蔬菜发家致富。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跟着大人推着独轮车、拉着板车走街串巷叫卖新鲜蔬菜,有点积蓄后家里购置了一辆自行车,没过几年,家里又开始修建新房,添置了一辆三轮卡车……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都源于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红利。”张叶宏说,工作后他时常想,经历过贫苦的自己在社会的发展下享受了利好,如今臂膀逐渐强硬,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社会了。

祖辈世代务农的张叶宏,血脉里流淌着农民的质朴诚实,他懂农民的艰辛,也体谅农民的不易。留守儿童的心里孤独、营养不足、亲情缺失这些问题,都刺痛着张叶宏内心的软肋。为此,从2007年起,张叶宏开始接触和关注留守、困境儿童,并带动派出所民警结对帮扶,创办了以“大手拉小手,警心暖童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活动主题的“蒲公英之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如今,“蒲公英之家”已经成为传播“大爱”的重要载体,成为丹阳最响亮的爱心品牌之一。

“曾经在我上学的年代,家里连块把钱书费学费也拿不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义务教育的普及,居民生活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读书的熏陶、家庭的幸福,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对于张叶宏而言,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村小子,如今有能力在公益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说,“这是我在改革洪流中得到的成长。”(通讯员 王军 全媒体记者 古瑾)

编辑:缪小兵

(作者:古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