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精准扶贫边城样本

◎句容市边城镇政府

句容市边城镇共有14个行政村,其中经济薄弱村4个,建档立卡低收入户499户1014人,其中低保户、五保户416户,一般贫困户83户210人。“百村万户达新标”行动实施以来,坚持以项目为根、以造血为本,全力打造精准扶贫边城样本。2016年底,4个经济薄弱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稳定达到80万元以上,顺利完成脱贫任务,截至目前,已有44户一般贫困户实现脱贫,其余39户年内全部脱贫。

规划引领,精准施策,理出脱贫攻坚新思路

在“百村万户达新标”和精准扶贫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协调、精准施策,组织定村干部、第一书记、镇江农科院专家和各村两委会班子一道统筹规划,共同谋划。一是结合各村的基础条件和资源区位等,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增收项目,落实脱贫举措;二是修编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的建设改造方案,寻求各类资金渠道和项目来源;三是结合2016年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契机,选拔一批工作面前敢为人先、考验面前敢于亮剑、矛盾面前敢于担当的干部进入村两委会班子。

主动作为,搭建平台,落实脱贫攻坚新举措

镇党委、政府围绕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收入增加的目标,针对部分村基础条件差、资源匮乏、区位优势不明显、增收项目难落地等难题,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搭建好强村富民、脱贫攻坚的项目载体和资金平台。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14个行政村共同成立边城兴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各村社的集体资金进行统筹,用于镇光明科创园标准化厂房和综合服务大楼的建设,并通过政府托底分红的方式发展租赁型物业经济。目前已累计统筹村社资金11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20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购买综合服务大楼5000平方米,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

因村制宜,四业联动,凸显脱贫攻坚新特色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村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而宜,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发展切合本村实际的个性化增收项目。东昌村、桥东村盘活存量土地60余亩,吸引悠然包装、大唐电器、鼎盛纸箱等项目落户,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0余万元,吸纳当地劳动力90余人;佴池村发挥少数民族村优势,积极向上争取民族项目和资金,与明人农庄合作共建“农家生活体验馆”,在村委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青山村盘活低效意杨林近3000亩,引进外来工商资本发展千亩樱花园和千亩水果采摘园,不但提高了土地效益,同时增加农户年租金收入120余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在抓好集体增收项目工作的同时,围绕“产业、创业、就业、副业”四业帮扶,镇多渠道搭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增收的平台,增加“造血”功能。镇里专门设立100万元扶贫帮困专项资金,对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提供创业项目资金扶持。

党建引领,齐抓共管,打造脱贫攻坚新亮点

边城镇坚持将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运用好党建扶贫这一制胜法宝,使党员干部把脱贫使命放在心上、职责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在党员朱小龙牵头努力下,1000亩的樱花园和1000亩的水果采摘园在青山村初现雏形,昔日的荒地和低效地得到了合理利用;在大华村,南航研究生毕业的党员费清照,2017年在东部干线边投资新建集空气凤梨种植、新品种开发、线上销售与线下展示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基地,今年将新增培育100万株,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在仑山花木基地里,300多亩的五彩锦带花开满树,党员钱之华的创业项目入选国家级星火计划,其技术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等等。一股争当创业致富“领头雁”的心气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目前,全镇共有创业党员39人,参与创业的党员100多人。

借力脱贫,协同攻坚,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边城镇充分发挥驻镇单位多、人口广的优势,联合8家驻镇单位、1所高校和4个市级机关部门,建立了8+1+4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一单位带一村、一个内部组织帮一户,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技能培训、农业服务等帮扶项目。8家驻边城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帮扶村一道共同打响脱贫攻坚战。73091部队与衣庄村结成帮扶对子后,实行“一旅帮一村、一连带一户”,已完成150亩的军民共建蔬菜基地建设并帮助村里进行农产品销售;佴池村在句东强戒所的帮扶下,成立劳务合作社承接结对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保洁等业务;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扶持戴村村发展500亩草坪基地;农博园帮助赵庄村发展物业经济并提供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培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帮助赵村村组建农机服务队等。同时,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尖兵先锋作用,撬动上级部门优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为村里办好事、办实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