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无法回避的陪护危机

最近听到一个段子:“人到中年,感觉自己活成了一部《西游记》。悟空的压力,八戒的肚子,老沙的秃顶,唐僧的无能,九九八十一难一个都不能少,关键是还离西天越来越近!”虽是玩笑,却句句扎心。打开朋友圈或者上微博,中年危机、中年禁忌、中年系列仿佛突然一下变成了最火热的话题。那么,什么是“中年危机”呢?“中年危机”指的是在大概40岁到60岁的临界期,这个年龄段压力最大,生活工作都可能遇到更多的问题。那么,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什么,不少人在采访中表示:怕家里有人病倒,即使费用不成问题,仅仅一个陪护问题就足以让人焦头烂额身心分离。

上有老下有小,生怕有一个人病倒

目前,多数中年人的生活状态是,人到中年,不敢抱怨累,因为没有人再宠着你;不敢偷懒,因为没有人为你的生活买单;不敢生病,怕拖累年迈的父母,怕传染给年幼的孩子。“活得真累”,成了当下“中年人”的普遍感受。

步入中年后的冯女士,最近心力交瘁,家里烦心的事不少:公公肝癌复发、老公外调工作、孩子上学要辅导要接送、自己还要忙工作挣钱,每天跟陀螺一样,团团转,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压得她有点喘不过气来,直呼“人到中年不如狗”。早在前年,她公公确诊为肝癌。这期间,她公公从起初的动大刀切除病灶,到后来复发,微创、介入、消融、检查、住院、手术总是不间断地让他们游走在医院与家庭之间。

“起初,我公公做手术,是专程从南京请的专家,光手术费用就花掉五六万。术后,光配合治疗的靶向药,每个月的费用就要2万多。每次住院少则一两万,多则三四万。”冯女士十分无奈地说。原本,带孩子出国游学、装潢房子、一家人出去旅游等计划,只得一一取消。“即便家底还算殷实,也经不起公公看病吸金大洞的折腾。”好在婆婆身体不错,医院的陪护基本上她一个人承担了去。饮食上,冯女士就请一家私人厨房,按她提供的要求订制送餐,省了她好多时间。

刚一脚踏入40岁的小许,头顶都是半截白发。她说,这就近一个多月来太操劳累的结果。原来上个月她公公查出鼻咽癌,属于中晚期,这个坏消息,一下让她家的生活手足无措起来。好在小许公婆都是机关干部退休,经济上富裕,不须他们负担。住院前期,老两口就在医院订盒饭吃。小许去医院探望尝过盒饭后,觉得这种饭菜口味重,没有营养,不适合病人。于是,她就默默地挑起了给公公送餐的任务。每天早上5:30,她就起床,去菜场买菜,给孩子忙早餐送孩子上学,然后开始给公公精心准备饭菜,基本上保证三菜一汤,打包送到医院给老两口吃,然后再去上班。送到医院的饭菜,几乎每天都不重样。有时实在来不及做,就会请自己父母帮忙做了送去医院。她老公除了忙他自己的工作,其他事情一点忙也帮不上。关键的是,孩子上小学高年级,周末有各种小课要接送,一周连轴转没有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为了多一点时间照顾家庭,她选择上三班,但现在机关窗口单位考核严,压力大,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就这样,如果值夜班,往往还没睡到两三小时,就要爬起来忙饭菜做家务。一个多月下来,她说:“感觉自己身心分离,都要崩溃了”。

无法陪护,请护工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人到中年,究竟有多累?很多人会说,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事业,挺累。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儿绕膝”。可是,一旦有人生病,中年人的生活平静将彻底打破。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二宝妈古女士,原来都有公公婆婆帮衬着做家务,带孩子。平日里,即便单位工作忙,一家人也还是过得比较安逸。可是,就在前不久,古女士公公生大病住院,她家整个乱了套。老人家躺在医院,不能自理,需要人24小时看护。她婆婆坚持要自己照顾,可家人担心没日夜的照顾,会把她累趴下,就请了一对一护工,160元一天,一个月就是4800元。就算有全天护工,婆婆怎的都不放心,依旧坚持要自己陪着。于是,一家人进行了分工,婆婆白天陪,古女士老公晚上陪,古女士则负责照顾两个孩子。医院、家庭、单位,来回的折腾,公公的病情却没有好转,两个星期下来,一家人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可以说,从她公公病倒的那一刻起,一家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更别谈自己的生活了,“连想生病的勇气都没了。”

与古女士家不同的是,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病房护士长吕书红家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吕护士长夫妻平时上班就挺忙,根本没人能腾出时间照顾老人,只好把老人安顿在东吴医院康复病区接受治疗。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允许,通过护工公司给老人请了一对一的护工,130元一天。“一个月不包括医药费,光护工费就要4000元左右。”护士长表示,住到这种二级养老康复医院,吃饭、大小便都有专门的护工照顾,每天有医护人员询问身体状况,他们还是比较放心。一般过两天去看一下,送些护理的东西,省去了自己的奔波劳累。

护士长还感慨地说曾经见过一个中年男子的境遇。当时,他刚满10岁的孩子,得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一家人忧心忡忡。偏偏这时,他父亲脑溢血突发倒地,母亲去扶,没扶住,结果反而摔骨折了。同一天,他父母都住进了医院。一家人,差不多在医院集合了,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病房。每天下班,他就去医院,穿行在不同的病房。第二天,依旧从容地回到单位上班。那段时间里,40多岁的男人头发几天之间全白了。

护工市场需求大,发展需进一步规范

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老年人需要陪护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高龄老人。那么,我市家庭或社会能不能满足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陪护服务需求?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

据了解,有的家庭有专人照顾老人,有的家庭花钱请护工一对一照顾,有的家庭则将老人送到老年公寓或医养结合医院……很多老人生病,子女多的还好,大伙轮流照顾;如果是独生子女,平时老人不生病都照顾不上,更不用说老人生病了。老人生病,最初基本上都是由老伴照顾。子女们担心时间一长会拖垮两位老人的身体,到时生活压力会更大,有条件的便会选择请护工。我市护工市场需求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医院,还是家庭,找护工难,找好的护工更难。这个现象在节假日特别明显,即便有人工资加倍也没有人愿意干。

业内人士透露,护工队伍良莠不齐,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首先年轻人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不会选择这项工作,就算是五六十岁、无一技之长的人,他们的流动性强,比较随性,也许今天做,明天就不做了。24小时陪护的,病人家属挑护工,护工也在挑病人,很多护工也不愿意接手一对一服务,有的担心家属各种挑剔,有的嫌工资不高、服务对象脾气差、工作环境不好等。其次,护工准入门槛低,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有些甚至没通过培训就直接上岗。同时,专业的护工公司太少,专业化的培训和管理跟不上,对护工没有约束力,也不给护工提供正常的福利保障,使得护工的责任意识并不强,护工市场的发展急需进一步规范。

对此,有业内人士呼吁,建议在具备条件的医院,积极推行无陪护的管理模式。由医院护士从事护理工作,从制度上解决“一人得病,全家受累”的百姓难题。同时,医保方面可加强对老年人住院护理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专门基金或者开设专项保险,年轻时开始以较低价格购买,政府酌情补贴,待到需要时提出来,让所有老年人都有条件享受陪护服务。(全媒体记者 贺莺)

(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