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不小了”,该立的规矩赶快立起来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王化)10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自媒体“不小了”,该立的规矩赶快立起来》的评论。

自媒体怎么啦?就在几年前,人们尚乐见“人人都有麦克风”带来的表达多样性,如今自媒体却似乎进入了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据《新民周刊》报道,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一些房地产自媒体人干起了敲诈勒索房地产企业的勾当,定期向房地产企业收“保护费”,还隔三岔五“组团”精准打击企业,肆无忌惮地榨取“媒体投放费”,有的公号甚至因此年入千万元。

基于移动端传播技术,自媒体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呈现了指数级的飙升,特别是垂直领域的自媒体更能触及目标人群,在细分专业领域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公号的一篇阅读量“10万+”文章,足以在特定领域中掀起一场舆论风暴。动辄在朋友圈刷屏的传播态势,也足以让相关行业的企业心惊胆战、唯命是从。

房产界的自媒体还有自己的生意经,他们有的出身于房地产公司,有的来自公关公司,有的来自正规媒体。这些人对房地产开发流程相当熟稔,也颇能揪住一些企业的“小辫子”,再加上深谙传播规律,让其做出的报道更具杀伤力。有的趁相关房地产企业在四面楚歌的公关危机期,故意曲解公司财报数据,片面强调企业的“高负债”,营造大厦将倾风雨欲来的局面;有的把企业的正常人事调整说成“高层换血”“公司内讧”。有的甚至直接威胁:“我手头已有成百上千个有意向的客户名单,如果我写一篇黑稿砸群,你看着办吧。”这已经不单纯是自媒体在打擦边球、做小动作,而是赤裸裸的敲诈勒索了。

自媒体也成了抄袭、剽窃的重灾区,而且一些自媒体采取了更加隐蔽的著作权侵权的手法,通过将他人原创摘编整合“洗稿”,用千字10元至30元的报价找网络写手,将“爆款”原创文章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上线,已形成庞大地下产业链,让原本的“自”媒体不再有个人原创的清新,反而充斥着洗稿、抄袭的油滑和龌龊。

此外,自媒体还盛行各种博眼球的“标题党”、贩卖焦虑的流量王,唱衰中国、危言耸听者、充当商业打手者等劣迹更是不一而足。

在流量井喷的刺激之下,不少自媒体有了横刀立马、纵横江湖、天下无敌的错觉,网上扒一扒资料,随手裁剪的文章,被冠上一个耸动标题,就能让行业巨头乖乖就范,动辄打造一波舆论热潮,借流量的力量让被打击的对象主动献上真金白银,是何等猖狂和自我膨胀。

乱象归乱象,流量归流量。人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当前充斥于自媒体领域的“失范”现象,是媒体转型期的特殊现实。

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打破了近200年来基于现代传媒工业形成的新闻规范,平衡表达、多信源交叉求证、媒体表达中立态度等原则,在愤怒、惊悚引爆传播井喷的算计之下似乎变得一文不值。

相反,自媒体传播模式是向读者高度赋权,异化成了“流量拜物教”。一些自媒体不讲中立表达,去取悦、迎合粉丝,受众喜欢什么就投喂什么,利用人心理的阴暗面赚流量,各种阴谋论、夸张表达、标题党泛滥,换来的是节节攀升的转发和点击。这样又反向形成“信息茧房”,让相关受众沉溺于自己“喜欢”的被扭曲的信息脏水中。这个现象类似于当年美国历史上的“黄色新闻时代”,一味哗众取宠,不讲规矩,毫无廉耻。

其实,自媒体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自媒体文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舆论动员,影响现实,改变线下世界。有多大能力,就要承担多大责任。利用自媒体赚得盆满钵满、动辄一个公号估值几个亿时,就强调自己是新兴产业,被要求承担保护著作权责任、承担报道责任时,就强调自己是“个人行为”,这是把两头的便宜都占了。

传统媒体要讲新闻真实、传播伦理,自媒体同样要讲表达真实、传播伦理,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制造谣言或者故意误导公众,甚至搞成“网络黑恶势力”横行霸道、行敲诈勒索之实,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自媒体还很年轻,但这不是让制度姑息迁就,成为法外之地的借口。整个市场需要自我规范,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法律之手的及时规范和惩戒,还需要被伤害的企业、公民个人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这样才能对市场形成正向的反馈。打着“万物皆媒体,颠覆一切规则”的旗号,玩着敲诈勒索、谣言横行的勾当,早晚要“翻船”。

来源:新华社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