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编程”的成就感,远大于赢得游戏

今日镇江讯  这些天,江苏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都在热烈讨论着他们已经凯旋而归的“英雄”——学校计算机学院的“SOS”团队和“Mr.Wang pay the bill”团队成员。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第43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上,“SOS”团队摘得亚洲区域赛铜奖,“Mr.Wang pay the bill”获得优秀奖,刷新了江科大在该项赛事的获奖记录。

这是两支什么样的团队?在被誉为IT行业“奥林匹克”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他们又是凭什么获得骄人的成绩——

因为共同的编程爱好,他们走到一起

无论是“SOS”团队或是“Mr. Wang pay the bill”团队的队员,计算机对于他们都有着深深的吸引力。闲暇时,他们的兴趣不是打游戏,而是“玩编程”。“SOS”团队队员夏康说:“顺利完成一道编程题的成就感,远远大于赢得一局游戏。刷题也会上瘾。”正是带着这样的共同爱好,团队成功组建。

“其实,开始并没有明确目标要组建战队,而是因为对编程有极大的兴趣,自觉地组成了一个编程学习小组。”“Mr. Wang pay the bill”队队长王子源介绍,因为相同的兴趣,团队成员聚集到一起,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参加各类编程比赛,团队的编程能力也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逐步提升。

2018年,在“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国赛中,兴趣小组的成员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学院老师景国良找到了他们,帮助他们正式组成团队。

调整心态沉着面对,铜奖只是开始

9月初赛之际,景国良老师为团队申请了网上账号参加网上海选比赛。由于是国际比赛,网络赛往往半夜开始,熬夜参加了数场网赛之后,大家的努力练习得到了回报,通过了两场海选,拿到了现场比赛的入场券。

现场比赛中,3位队员需要共用一台电脑,在5个小时内解决13道难题。“在做题的时候,谁有思路谁就先上,其他两个人就在脑海中思考。一旦队友卡住了,则将已经完成的打印下来重新思考,其他队友再上。”夏康感慨地说:“其实最着急的就是只有一台电脑,轮不到你的时候只能在纸上‘调试’程序,大脑就是CPU。”

比赛不是一帆风顺的。张咏乐告诉记者,一开始的3道题做得很快而且准确,这为后来的名次打下了基础,而3题后就卡题了,一卡就卡了整个比赛,“不过我们并没有慌乱,而是沉着面对,调整好心态继续做题,不会的跳过,没有思路的换角度重新思考。”

夏康说,整个比赛氛围给了大家很大压力,但大家心态很平稳,不过由于切题的角度稍偏,导致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相信,铜奖只是一个开始。”

最想感谢的人,是“格子衫教练”

谈及这次宝贵的参赛经历,两团队的队员们都说,最想感谢的人是导师景国良。因为景国良总喜欢穿格子衫,所以大家热情地叫他“格子衫教练”。“他就是一个‘大牛’,未来的每一步都帮我们安排得清清楚楚,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照他说的做就好了。”吴宇胥这样评价道。

“有困难就找我”,这是景国良常挂在嘴边的话。队伍外出比赛期间,景国良悉心安排,队伍的衣食住行样样挂念。“跟景老师出门,好像自己变成了幼儿园的宝宝,他会详细提醒我们路怎么走、几点到场、不要忘记吃饭等等。”袁耀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景国良在群里发送的通知。一长串的话语没有对比赛结果的要求,满满的是一位长辈对出门在外孩子的生活琐事的交代。

对于学弟学妹,王子源希望大家学计算机时不能只重视广度而不重视深度,不能盲目跟风,要找到一个方向,学精学透。吴宇胥也觉得,很多知识都是触类旁通的,对某一方向研究透彻后,今后想改变方向也不会很困难。(通讯员 王琳 全媒体记者 古瑾)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