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研究生竞技“计算机视觉”决赛在镇江举行

今日镇江讯 螃蟹在线自动分级系统、评估婴儿疼痛程度的手机APP、视觉识别与智能抓取多型号航空铆钉……今天(11月3日),在江苏大学举办的首届江苏省研究生计算机视觉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决赛现场,来自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的32组研究生代表队,以“计算机视觉”这一当前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为切入点,比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届江苏省研究生计算机视觉科研创新实践大赛面向江苏省高校在读研究生,就计算机视觉应用创意、算法设计、应用系统设计三个模块开展竞赛。大赛共吸引到19所高校的71支队伍提交作品,参加初赛的研究生达到286名。经过网评初审、专家组会评、公示,最终有32件作品入围大赛决赛。

比赛现场,记者看到有个萌萌名字的团队,这是来自江苏大学食品学院的“蟹大大”智能分选团队。目前,螃蟹分级主要采用人工挑拣、称重的传统方法,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无法满足商品蟹季节的需求性和保鲜性,于是团队设计了一套螃蟹自动分级系统。“这种系统综合应用了高光谱技术和机器视觉,只要把螃蟹放上输送带,短短0.6秒时间,就可以准确地检测螃蟹的重量、公母和内部品质。”队员石海军告诉记者,经过大量的实践验证和算法优化,螃蟹多指标分选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大大提高了螃蟹分级的成本和效率,目前基于这一系统开发的两台设备已经在阳澄湖大闸蟹分级中投入运行。

“宝宝很痛苦,赶紧去医院看看”“宝宝有点疼,最好检查下”,打开手机APP上传一张婴儿的照片,就可以判断婴儿的状态是平静、哭闹、轻度疼痛还是重度疼痛,这是南京邮电大学疼痛100%团队的作品。队员孔凯霆介绍,由于新生儿不具有语言表达能力,疼痛评估一直是儿科学中的一个挑战性难题,团队把传统的机器学习和当下流行的深度学习融合起来,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了新生儿疼痛智能评估系统,能够自动评估婴儿疼痛状态,为家长和医护人员提供辅助诊断。

“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竞赛平台,是为了有效地激发研究生对计算机视觉领域问题的关注,也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活动承办方、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王良民教授说,为了强调科研创新与实践,此次比赛在内容设计上涵盖了计算机视觉从思想到技术、从技术到应用系统的整个科研产生到落地的过程。在特别设置的创新性说明环节中,每个参赛队伍都有5分钟的时间系统讲解自己的创新思想、方法与创新实践。

据了解,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及若干优胜奖。(通讯员 吴奕 成科扬 全媒体记者 古瑾)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