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市场“牛鼻子” 蹚出扶贫新路子 丹阳:一把金钥匙打开富平致富门

今日镇江讯  深秋时节,正好是柿红人欢的丰收季节。对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村支书莫代武来说,这个秋天是他一生中最快乐、最自豪的季节:不到一年的时间,集体晾晒大棚拔地而起;柿子加工厂从无到有;村集体资产也从零到坐拥200万…三河村柿农的日子越来越火红了。

“我们三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归功于我们的“亲家”——来自江苏省丹阳市。”莫代武发自内心的一番话得到了在场的村干部及村民的一致认同。原来庄里镇三河村是全国柿子的优生区,同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里出产着中国最好的柿子,最大的柿子有一斤重,而且口感特别甜。但是由于柿饼的生产一直都是家庭零散加工,标准不一,品相不好,好柿饼卖不出好价钱来。建一个标准的晾晒大棚和一个集中的加工厂,一直是村支书莫代武的梦想。他清楚地记得,去年12月底,丹阳挂职干部李嘉兴冒着摄氏零下七八度的严寒来村里调研,一下子圆了他几十年的梦。刚开了春就动工,如今一个钢结构晾晒大棚和一座崭新的加工厂成为全村最宏伟的建筑。“去年柿饼收购价每公斤是23元;今年是3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户均增收6000元;原来几十年下来,村里也只有1000亩柿子,今年柿农就扩种了1300亩,翻了一倍还拐个弯;接下来对口帮扶的丹阳市丹北镇姚家弄村还出资帮我们建个冷库,错峰销售,价格可以卖得更高了!”莫代武如数家珍,笑得合不拢嘴。

现任富平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杭春云是去年5月挂职的丹阳扶贫干部。“怎样才能扶在点子上,帮在根子上,变出金子来?”上任之初,他多次调研,苦苦思索,反复比较,终于找出了一条扶贫新路子:就是牢牢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没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坚决不上,在此前提下,扶贫资金“精打细算”,扶贫项目“精挑细选”。据了解,丹阳的每一个扶贫项目都要组织富平农委、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进行“三堂会审”,标准异常的严格:首先要市场前景好,其次是当地的优势产业并掌握专业技术,最后是实施后必须要能带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由于丹阳的对口扶贫“不走寻常路”,全部是新的“精挑细选”的项目,这样势必要“白手起家”,无形之中,工作量以十倍计!

薛镇赵老峪北村是富平唯一的省深度贫困村,这里山高路远,植被丰茂,由于缺水这里的农作物完全是靠天收,但是这里无污染的高山鸡却十分受市场欢迎,由于村民零散养殖,有市场无规模,有前景无投入。“要做就要做有市场,农民最想做,又做不了做不好的项目。”于是丹阳拿到了110万建了一个高山养鸡场,又花了160万盖了一个农副产品销售中心。正在养鸡场里忙着给高山鸡系脚环的村支书田双喜满怀喜悦地说:“自从我们的高山鸡成了“计步鸡”,身份变了,价格也高了,还没长大就已销售一空了。

有了市场这个“指挥棒”,富平的特色农业真正成了致富产业。在丹阳扶贫干部的精心、全心投入下,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美原镇的葡萄紫了;淡村镇的樱桃红了;老庙镇的万亩黄芩熟了;张桥镇的甜瓜甜了……现在他们正在从新西兰引进优质种羊,为奶山羊配种,让有“中国奶山羊之乡”美誉的富平奶山羊产量更高、品质更优,价格更好。从而用市场这把金钥匙为富平打开致富大门。(全媒体记者 张辉)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