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催生“粉丝经济”大蛋糕

从《爸爸回来了》到《偶像练习生》,偶像养成类真人秀异军突起。几个月来,“pick谁”、“C位出道”成为网络上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一边的“菊风行动”让许多原本不关注这档节目的“菊外人”,也开始成为节目的吃瓜群众,“饭圈”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明星对粉丝的吸引力以及粉丝经济的强大影响力,也体现出当前社会因追星而衍生出的各类现象的缩影。

追星形式也在变化

经济的发展带来收入水平的提升,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倾向于寻求精神满足,其中寻找文化偶像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从歌声或演绎作品中寻找心灵的共同点,从而对其生活到工作都关注,慢慢地成为心中的偶像不断追寻其所有信息,从此便成为一名“死忠粉”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像类型、追星方式、造星模式都发生了变迁,“追星”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一名资深媒体工作者说:“偶像市场化的30年,如今处于偶像3.0和粉丝经济3.0的时代。”

每一个偶像时代都对应着不同年龄段的粉丝。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虎队到千禧年后的周杰伦、SHE,这类明星依靠公司挖掘、打造,唱歌、跳舞、演戏全面发展,观众通常在电视荧幕上见到他们。八零后的张小姐一谈到偶像便激动地说:“我从高中起就一直喜欢张东健,从买海报、买杂志到买CD、迷恋他主演的电视剧,到现在都一直是。”

博客普及带来微博的兴起,徐静蕾、姚晨,这些本来只是影视圈的演员,通过博客、微博,圈到了一大批路人粉,不少明星纷纷开通微博。九零后的姜小姐告诉记者:“我很喜欢胡歌和谢娜,喜欢他们的微博,他们直爽的性格和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粉丝们希望能与偶像实现互动,直播应运而生,而此时的粉丝,看演唱会、买周边、接机、追行程。高中生小许说:“我超喜欢韩国团体BIGBANG,特别是权志龙,目前已去过香港和韩国听他们的演唱会,虽然花了几万块,但是只要能见到他,我就觉得值。”

有明星的地方,就有粉丝经济的暗流涌动。除了明星电影、演唱会、代言产品、明星自己创办的副业等直接和明星本身相关的产业外,还有众多的明星附加产品,如明星T恤、手机链、马克杯等对。粉丝经济就像一个无底洞,只要敢于挖掘,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追星还得保持理性

记者了解到,三十岁的张小姐在大学时期因为想参加偶像张东健的粉丝见面会,竟然动用了父母给的五千元学费,后来整个学期都在一直做兼职填补学费缺口,后来因频繁兼职耽误学习造成挂课。对于粉丝追偶像的行为,江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陆菁老师认为:追星形式不同,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心理。对于普通追星族,将追星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或是作为与朋友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这种追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和辅助社会交往。而对于一些疯狂追星族,过度迷恋明星,甚至会产生一系列过激的行为,其背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心理表现:通过追星弥补自身情感或个人特质上的缺失和不足,通过追星来弥补过往的遗憾,心理惯性和从众效应作祟。

陆菁说,现今年轻人有几个喜欢或欣赏的明星很普遍也很正常,但是追星的度一定要把握好。一些90后、00后疯狂追星,除了惯常的“找补”心理,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内在信念的缺失,导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颠倒了生活的重点。因此,追星应把握好度,保持理性思维。

对此,陆菁认为,引导“理性追星”需要多方共同发力,对于粉丝们来说,合理分析自己欣赏的是某个明星,还是这个明星身上的某种特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而对于父母来说,引导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明星之所以为明星,除了其个人天赋外,还有社会环境的因素,还有其后期的努力,鼓励孩子学习明星身上的积极之处,以此激励自己。对于学校来说,应将理想信念教育于日常学习相融合,更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引导学生从关心演艺圈的明星转化到更多的关注这个时代的、行业的、身边的“明星”,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需守社会责任

如今,明星这一职业已不仅仅是歌手或者演员,其成名后利用强大的粉丝影响力开始涉猎商业、证券等行业,逐步形成粉丝经济,同时,不少企业也看到了明星效应的强大,也希望搭上粉丝经济的快车实现快速发展。例如,通过赞助明星婚礼为产品打广告、让粉丝在网络平台发表使用感受扩大影响力、制作带有明星LOGO的各类产品等等。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陈浩教授认为:粉丝经济让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更加深入地挖掘产品与客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企业通过让明星入股方式实现产品与经营过程的深度合作;利用互联网将经营渗透到社会文化层面,通过制造论坛、社交媒体来培养“大咖”;将产品与自媒体融合制作文化产品实现“吸引粉丝”,如当前流行的抖音、网络剧、网络文学等;通过与传媒公司合作制作“大片”“热剧”,在获得高关注力后成立“粉丝社区”,从而对粉丝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从而打造后续产品,如出续集、网络游戏与装备等。

“尽管企业借力粉丝经济实现了转型发展,但企业的社会责任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陈浩认为,在互联网大力普及的机遇下,企业利用“吸引粉丝”实现商业目的无可厚非,符合时代潮流,在利用青少年的社交偏好“吸引粉丝”应注意场景安排,如今的快餐文化、恶搞等确实呈现负能量思路,带来的是低级趣味,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企业应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严格遵守道德伦理边界,注意营销方式与内容与主流价值观及社会规范要求相一致。同时,当前一些青少年陷入抖音迷、网络直播迷、网络游戏迷等,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提供这类业务的企业呈现野蛮成长的态势,这类企业应牢记净化互联网文化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空间。最后,当前互联网文化兴起,肥皂剧、快餐文化盛行,应摈弃浮躁追风,坚持精益求精,打造文化精品,获得消费者真正的内心认可。(全媒体记者 张琼霞)

编辑: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