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报警器灵敏过头致扰民 市民呼吁合理规划电动车库

今日镇江讯  前天凌晨的狂风暴雨让不少小区内的电动车报警器响了一夜,电动车叫个不停,小区居民也没睡好觉。不少人早上起床刷朋友圈时发现,电动车报警器扰民成为大风伴随而来的“附属品”。

(资料图 宋建设 摄)

家住中南世纪城的肖女士反映,前天凌晨刮风下雨,小区里的电动车报警器便此起彼伏地叫了起来。“孩子和老人被吵得睡不着,下着雨刮着大风,也不能去楼下大声问是谁家的,即便知道是自己的,狂风暴雨也没地方放。”肖女士说。

和肖女士一样,家住江滨新村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电动车报警器扰民的事情自己也遇到过。“只要动静稍微大一些,报警器就不停地发出‘滴滴’响声,尤其是一些新电动车,灵敏极了,遇到了打雷报警器更是会响成一片。”

(资料图 王呈 摄)

记者接连走访多个小区发现,前晚的大风大雨“激活”了不少电动车报警器,而电动车报警器半夜扰民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


我市新建小区常常注重汽车停车位,却忽略了电动车,居民的电动车不是停在路边就是停在楼道内,一旦遇到打雷下雨就容易触发报警器。“如果将电动车停到车棚里,就不会被雷雨触发了。”甚至有不少市民借此呼吁小区安装电动车棚,“不光可以停车,还能解决充电问题。”


记者发现,无论是老小区还是新小区都存在电动车乱停现象。多数电动车要么是停在室外,要么是停在楼道内。前者容易引发扰民,后者则有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其实并非市民不愿意好好停车,而是停车位设计不合理,有的停车位和汽车库放在一起,位置偏僻且停车不易,要么索性没有位置,居民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记者调查

按国家规定,居民住宅区内的噪声标准白天是50分贝以下,夜间在40分贝以下大于60分贝就属于噪声。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报警器声音都很高,各个生产厂家不同,但都超过90分贝,高的超过120分贝。

(资料图 王呈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1条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城市居民小区属于该法中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生的防盗报警器长时间的报警声,如果严重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则属于违法行为。居民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报警。


按照国家的标准,防盗报警器在警戒状态下,只有在发动机被开动、行李箱或车顶盖被打开等情况发生时,报警器才应产生报警;而对于打雷下雨、车辆驶过、人为碰撞或拍击、触摸车辆等任一情况发生时,不应发生报警。但电动车的报警器目前还没有达到此标准。 

全媒体记者:俞佳融

编辑制作: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