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杨万里吟咏镇江的诗歌

□ 王 勇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属江西省吉水县)。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志节高尚,爱国恤民,因宋光宗曾御书“诚斋”二字赠之,因此,学者尊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余首,现仅存四千二百多首,保存在其诗文集《诚斋集》中。杨万里的诗,在南宋时即享有盛誉,留下“诚斋体”之美名。杨万里虽然没有在镇江任过职,但是在杨万里的诸多诗作中有多达二十余首诗吟咏镇江山水的诗歌,此外,还有若干篇与镇江有关的文章。兹对其相关诗歌略作考述,以存镇江历史文化的璀璨篇章。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十一月,63岁的杨万里作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金朝派往南宋祝贺新春元旦兼刺探情报的使者),从临安(今杭州)出发,北往淮河淮阴一带迎接金使。杨万里北使途经崇德(今桐乡)、无锡、常州,“冬至后,过丹阳县。”(萧东海《杨万里年谱》)杨万里在途经丹阳、丹徒,从京口渡江北上及其在出使返程途中,耳目所及,有感而发,创作出二十余首与镇江相关的诗歌。

杨万里在北使行经丹阳时,作《晓过丹阳县》诗五首,其三写道:“朱檐碧瓦照青澜,洁馆佳亭使往还。船上高桥三十尺,市人倚折石栏干。”诗中对接待使者丹阳馆舍的幽美环境进行描写,市井繁华中隐寓着现实的危机,往返行人之多竟倚折桥上的石栏。当然,杨万里还注意到了丹阳百姓的生活疾苦。如其四写道:“鸡犬渔翁共一船,生涯都在箬篷间。”写出船家渔民居住的简陋、生活的艰苦。

杨万里在丹阳遇到练湖开闸放水,水势惊天动地,情绪激动兴奋之余,作有《练湖放闸》两首,其一写道:“满耳雷声动地来,窥窗银浪打船开。”练湖,为古太湖流域的一大水泊,唐宋间屡兴废,至宋代疏浚成为重要的水利灌溉和漕运通航之水泊。时有“湖水一寸,益漕河一尺”“湖水寸,渠水尺”等说法。因此,杨万里诗中有“练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万雪堆”的写实之语。另其二“相传一万八千顷,老眼初惊见练湖”之句,对练湖壮阔浩渺的水势发出惊叹。

杨万里路过张王庙(今镇江新区的华山村有张王庙故址),写下《过张王庙》诗:“地迥人烟寂,山盘水势回。怪松欹岸出,古庙背河开。”张王庙,相传是祭祀汉代民间神祇张渤的庙宇。宋代祭祀张王之风广为流传,祠庙散布于江南各地。镇江张王庙地处丹阳丹徒之间,所以,杨诗中写道“丹徒谁道远,一眺正悠哉”。

镇江的山水富有历史情韵,六朝烟云虽已远去,南徐故迹尚留存世间。杨万里在《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诗中写道:“六代兴亡何处问,一生奔走几时休。石翁石媪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其后又有《再赋石翁石婆》(该诗可能是北使返程时所作)借路边南朝帝王陵墓边的石像抒发思古幽情。在《暮经新丰市望远山》诗中,杨万里描写新丰的繁华,“处处遮船住,家家有酒酤。朱楼临碧水,曾驻玉銮舆。”当地人相传宋高宗亲征时,曾小憩于此楼,至杨万里行经时,朱楼扃钥闭锁。杨万里还在其诗中描绘新丰水天一色的澄净之美,“须把碧篙摇绿棹,舟人不惜水中天。”(《小舶新丰市》)诗句让人想起“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自然之美。

杨万里抵达镇江城后,寓居于丹阳馆。当时丹阳馆在镇江城内千秋楼之侧,宋绍兴十四年(1144),守臣郑滋奉旨建。杨万里《晓泊丹阳馆》诗写道:“山尽酣余势,潮归殿去波。六朝遗迹在,故老尚传么?”此诗与前诗《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同样是对六朝历史兴亡发出慨叹。宋《嘉定镇江志》卷十二《宫室·驿传·丹阳馆》:“南为中门,东西列二馆,皆向南。每北使往来,朝廷遣接伴、送伴使至此,则主居东馆,客居西馆。”据此,杨万里当年应该是下榻于丹阳馆东馆。

杨万里在镇江还曾游览京口名胜连沧观,写下《题连沧观呈太守张几仲》,诗道:“独立南徐鳌绝顶,下临北固虎回头。蒜山旧址空黄鹤,瓜步新城照白鸥。”诗中的张几仲为张子颜的字,即“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之子,时任镇江太守,有惠政,曾奏蠲丹阳夫役,民甚德之。在张子颜去世后,杨万里作《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诗中还表达对当初与张子颜在京口游连沧观的追怀。连沧观,本名望海楼,有宋蔡襄题“望海”匾额,后改为连沧观。宋代米芾、辛弃疾等都曾游览过连沧观(望海楼),且有诗文传世。周必大途经镇江时,未能游览,引为憾事。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游历连沧观时写下《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词中有“却笑使君那得似:清江万顷白鸥飞。”辛弃疾有爱国壮志,希望收复中原,但不获大用,最终,因与当权者的政见不合而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

杨万里在《丹阳舍舟,登陆渡江》诗中写道:“小泊楼船铁瓮城,匆匆又作绝江行。看他蜡烛几回剪,听尽鸡声不肯明。”东晋将领祖逖年少时立志收复中原,时常和好友刘琨在黎明时“闻鸡起舞”,苦练剑术,后来祖逖、刘琨都成为东晋名将。祖逖曾任奋威将军,在北伐中收复大片失地。南宋的形势与东晋类似,杨万里于此有感而发。

同年十二月初,杨万里在出使返程时,再次途经镇江。在游览金山时,杨万里吟咏出《雪霁晓登金山》诗,诗中写道:“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一尘不随海气舞,一砾不随海潮去。”此诗对金山“中流砥柱”之英雄气势发出赞美,然而,诗人北望南宋大片江山沦为金人统治的现实,又不禁发出“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的慨叹。杨万里还写有《题金山妙高台》诗,诗中写道:“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金山既到了,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千步廊,即长廊。唐代东西二京长安、洛阳都有千步廊。由此,可见这里的千步廊一语双关,可看作是对前朝故都的向往,杨万里在诗中抒写对落入异族统治下的中原山河的怀念。

此外,在返程途中,杨万里作《竹枝歌》七首,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宋代镇江民谣风韵。作《过京口以南见竹林》《过吕城闸》诸诗,对镇江的胜迹时有描摹。

镇江作为南北交会点,在南北对峙的南宋时期,经常成为仕宦、友朋行旅者的别国离家之地,曾被宋人视为送别之地“阳关”,因此,出使往返途经镇江时,杨万里对镇江山水作了较多的描摹,抒发寄寓之情,这也为镇江的山水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