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依旧,“背石头上学”的牧民子女住校了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0日电  题:狂风依旧,“背石头上学”的牧民子女住校了

新华社记者关俏俏、丁磊

深冬的新疆托里县多拉特乡,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而牧业定居学校的教室里,每片暖气都热得烫手。

地处我国西北边境的托里县冬季漫长寒冷,时常风雪弥漫。作为多拉特乡牧业定居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在叶尔兰·加列力的印象中,骑马上学的孩子,到了教室也暖和不起来,煤火炉挡不住见缝就钻的寒气。

“哪里像现在这么暖和!”近20年过去了,他还忘不了学校初建的样子,“那时学校没围墙,道路没硬化,夏天一地土,春天满脚泥。”

即使在新中国建立很长一段时间里,新疆哈萨克族、蒙古族牧民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政府推行牧民定居等一系列政策,偏远牧区的牧民逐渐定居。

叶尔兰·加列力告诉记者,1998年,学校是用村委会的几间办公室办的教学点,4个年级的36名学生每天扛小板凳来上课。

“定居的牧民越来越多,学生也多起来。”叶尔兰·加列力说,1999年建校后,条件十分简陋,没有一套完整的课桌椅,没有像样的宿舍,牧民每天骑马接送孩子,遇到恶劣天气,很容易出现危险。

位于塔城地区的“老风口”是世界著名的风雪灾害区之一,年均大于8级大风天气超过半年。“这里距‘老风口’只有4公里,常年刮着七八级大风。过去学生上学甚至要背着石头以免被风吹走。”学校现任校长塞力克·胡尔班说。

为了让牧民子弟得到良好教育,新疆开始在偏远牧区建设和改善寄宿制学校。多拉特乡牧业定居学校5年间从建教室、实验室到建宿舍、食堂,条件越来越好,如今住校生超过170人,成为全县人数最多的一所寄宿制学校。

有了宿舍,很多孩子不用再走远路,天气恶劣时,学校还会组织教师和村干部接送学生。塞力克·胡尔班说:“适龄学生也实现了应入尽入,学生数量增加到553名。”

不过,师资不足仍旧是困扰学校的难题之一。好在今年8月辽宁科技学院与托里县签订协议,每学期选派大学毕业生前来支教,首批29名大学生已远道而来。

“直到20世纪90年代,牧民还不太重视教育。”塞力克·胡尔班说,学校正在通过孩子们改变家长,“不但要上学,而且要上好学。”

12月上旬,一场暴风雪席卷而至,“老风口”经行车辆和旅客被困,暂停通行,而多拉特乡牧业定居学校并未停课。

来源: 新华网

编辑:阿奎

(作者:关俏俏、丁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