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镇江丨新华社赞江苏大学坚守“农”根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凌军辉、陈席元

乡村振兴,根本靠人才,科技是关键。

在一些涉农高校千方百计“去农化”时,前身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的江苏大学却始终以推进农业机械化为使命,针对农业需求开展科研,围绕农机产业培养人才。

扎根农村大地,大学大有可为。近年来,江苏大学坚守“农”根累计培养了8.7万多名农业装备工程人才,研制一大批先进的国产智能农机,不仅助力中国的乡村振兴,更服务“一带一路”农业发展。

打造特色“农”学科,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无人驾驶却能自主行进、变量喷药,在水田里也能灵活转身……今年6月,江苏兴化举行的中国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现场,江苏大学沈跃副教授参与研制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引人注目。这款农机颠覆了植保机械的传统结构,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支持下,可自主行进作业。据统计,当天演示的多款无人农机中,70%来自江苏大学。

近几年,曾培养出我国农机学科第一届本科生、硕士生以及第一位农机博士的江苏大学围绕“涉农基因”开展学科梳理,整合优质学科资源,突出涉农特色研究方向。其中,动力工程专业着重发展农用动力和节水灌溉技术,材料科学将重点放在农业装备新材料领域,计算机专业则围绕农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等。

“农机院校不能搞‘黑板种田’‘实验室养鱼’,要把论文写在田野上,到田间地头看实效。”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说,学校科研考核,看成果不看论文,认的是有没有“国家奖”“首台套”等标志性成果。

江苏大学青年教师徐立章领衔研究的水稻联合收获机,能够高效完成亩产超1000公斤超级水稻的收获任务。近三年,这款联合收获机累计销售7.2万余台,新增销售收入54.78亿元、利润7.31亿元、纳税1.67亿元、创汇6142万美元,获教育部201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农业装备技术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江苏大学主持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业装备重点专项近六成项目的研发工作,一条贯彻为农主线的学科创新链正在形成。

引导人才向农流动,培养新时代“新农人”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近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先后成立农学院,部分农科专业恢复招生,一度趋冷的农学又有转暖之势。“无论是‘冷板凳’还是‘香饽饽’,我们初心不变,使命不变,特色不变。”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说,学校这些年深扎“农”根,累计培养8.7万多名农业装备工程人才,服务“三农”一线。

徐正华1997年毕业于农机专业,20多年来一直深耕农机领域。2012年,徐正华创办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尽管起步较晚,但久富插秧机销量连年大幅增长,2013年销售500台,2014年销售2000台,2016年销量突破12000台,国内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在东北三省等水稻主产区掀起一股“久富热”。

如何进一步擦亮为农服务“底色”,引导人才向农流动?江苏大学的做法是,鼓励在校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企业出题当评委,学生根据企业最新需求发明创造,企业根据竞赛成果选拔人才。

将稻草、秸秆、稻壳等废弃的天然生物质能源与煤混合,经过高温气化后转化为高效能混合可燃气,流体机械专业05届本科毕业生刘春生研发的家用秸秆气化炉,每套售价400-700元,相当于农村家庭一年的煤气费用,但使用寿命长达5-10年,既环保又实惠。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黄金村村民徐宏庆说,一次加料4公斤左右,全家5口人可以用2天,折算下来每天的费用还不到1毛钱。

刘春生毕业后与同学创办了一家新能源公司,继续改进秸秆再利用技术,近期又与南通棉机厂合作,推出履带自走式秸秆捡拾打捆机。现在,他的公司年产值达5000万元,利润800多万元,带动周围2万多农民增收。

校企联合抱团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农业发展

作为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院校,江苏大学目前拥有学历留学生近2000人,数量居江苏高校前列,其中近七成来自非洲45个国家。

2017年,江苏大学留学研究生成立农业机械化协会。协会组织留学生调研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津巴布韦、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撰写了“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需求调研报告,为我国农业装备企业“走出去”建言献策。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和“一带一路”产学合作研究院,为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推动农机企业“走出去”架起了互联互通的桥梁。

今年8月,江苏大学还把培训班开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赞比亚农业部、中国德元集团联合举办了赞比亚农业机械化管理干部培训班,为34名当地农业机械管理干部传授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编辑:吴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