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俗欢乐多,这些有趣的年俗你知道哪些?


猪年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张罗起来,希望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除了买年货、吃饺子、贴春联,各地都有一些传统趣味年俗,这些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年俗,你知道几个?


★ 打酱油 ★

如今,“打酱油”早已变成了网络词汇,许多人都爱拿这个说法打趣漫不经心的行为。而在江苏镇江,“打酱油”则是实实在在的延续多年的年俗。


镇江拥有许多老字号的酱油厂,每到年前,市民们不分男女、老少都要排队打上一年的酱油,逐渐成为了当地老百姓迎接春节的一种习俗,大家觉得打了酱油才有浓浓的年味。镇江人都说,他们打的不仅仅是酱油,更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 走大局 ★

新年吃橘子(又被扬州人喻为“走大局”)应该是扬州人特有的年俗了。每年三十晚上,长辈们都要把云片糕、苹果、橘子等摆在每个人的床头供新年第一天早上起床吃,吃云片糕取其寓意“高高爽爽”,吃苹果取其寓意“平平安安”,这些风俗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但吃橘子却有着扬州独特的寓意。因为在扬州话里,运气叫做“局气”,走运叫做“走局”,橘子的“橘”和局气的“局”谐音,所以赠人橘子,就含有把好的运气带给他人的美好寓意,扬州人新年请人吃橘子,就是祝福对方走大运,诸事顺利。


★ 接路头 ★

在无锡,过春节最有地方特色的应该算是“接路头”了。乍一听,这名字是不是有点怪怪的?如果说“请财神”,大家肯定就明白了。在无锡,“路头”就是财神的代名词之一,说“之一”,是因为“路头”还“兼职”了“老娘舅”等身份。“路头酒”里,有几道菜是一定要的:肋条肉、糕头(半圆形的年糕)、鲤鱼,预示着来年吉祥如意。


★ 蒸团子 ★

以前每到春节,常州人家家户户要蒸团子、蒸馒头,做年糕。团子表示团团圆圆,常州人家把大团子做成元宝、寿桃、扁担等形状,考究的人家还要做堆花团子和土龙。另外,像各种甜咸不同馅心的小团子和馒头也必不可少,小团子馅心一般有豆沙、芝麻、甜油酥、咸油酥、青菜、萝卜丝和肉馅。馒头意味着真发真发,圆满圆满,常见的馅心不外乎就是豆沙、青菜、萝卜丝和肉馅等,刚刚出笼热气腾腾的馒头要说“发”,还要说“发则大到则”!这预示来年这家人家“大发”“发财”。


★ 放烧火 ★

南通最特别的年俗应该算“放烧火”了。每年正月十五,南通人都会“放烧火”,俗称“照毛虫”、“炸麻虫”,也称“照田财”。是希望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入夜“放烧火”,用芦苇或茅草,扎成碗口粗的草把,沿田边挥舞,并疾走高呼“正月半,二月半,家家户户放烧火;别人家的菜长得铜钱大,我家的菜像笸篮大……”等等。


★ 走太平 ★

农历正月十六,安徽省全椒县都会举行一场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走太平”。这项年俗活动最早自东汉开始,延续至今,盛况不衰。正月走太平桥,也称“走百病”,因桥谐音“瞧”,走桥即“瞧病”,是为了消灾驱病。这一天城内万人空巷,四乡八邻、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


★ 打铁花 ★

打铁花是河南驻马店确山县的特色民俗。首先要在广场上搭个三四米高的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铺一层鲜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花棚旁边立一座熔炉,把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灌进去备用。


打花者一手拿盛有铁汁的“花棒”,另一手拿空的“花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空棒猛击有铁水的棒。十几个“打花”者一人紧跟一人,在熔炉和花棚之间穿梭,棒中的铁汁冲向花棚后,遇到棚顶的柳枝立刻迸散开来,铁花又点燃棚上的鞭炮、烟花,顿时火光冲天非常好看。


★ 闯年关★

绍兴人每一个大年都要“闯”年关过春节。“闯”年关,首先是备足年货,年糕、蛋卷、米糕……应有尽有。每逢腊月二十四,绍兴人家家户户都要设食供奉灶神2天。过年期间,看社戏依旧是绍兴人最重要的年俗之一。戏团在湖中央搭起戏台,热热闹闹地表演起来,这也是用以酬神祈福。


绍兴人喜欢看戏,尤其爱越剧、绍剧、莲花落,当春节的社戏上演,远远近近的村民们都聚集起来,在底下看着也会跟着熟悉的段落哼唱、叫好。

走桥看灯

在南京,“家家走桥,人人看灯”是过年的一大习俗。走桥,自明代以来演化为“上城头”。每年正月十六,男女老少都爬城头,对老年人来说象征着祛百病,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步步高升”。看灯,就不言而喻啦~老南京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最近刚刚亮灯的秦淮灯会,有被惊艳到吗?

背冰亮骠

背冰亮膘是流传在山西南部永济市境内的一种奇特的传统民俗活动,寄托了当地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背冰亮膘是由一百零八个小伙子组成八卦阵的队形,踏着鼓点,不断地变换队形并进行表演。这些小伙子,身着短裤,头裹红色绸巾,手敲铜锣,光着脊梁背着从黄河里捞起的大冰块。“背冰亮膘”是对当地年青人体质、力量、抵抗寒冷能力的严峻考验。

傩戏表演

安徽池州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俗语。历史上几乎每个家族、村落都有傩戏班社。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其古朴淳厚的魅力直抵人心,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池州傩戏也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池区被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池州不少农村地区,以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都会在春节期间表演傩戏。

送凉粉汤

在河南洛阳的一些地方,有一种传统习俗叫做送凉粉汤。年三十前,每家每户都要熬制红薯淀粉做凉粉。红薯淀粉加水在锅里熬成糊状,到一定程度,用碗一碗一碗盛起来,晾一凉,凉粉块就做好了。初一清晨,人们把凉粉块切好,再配以肉丝、芹菜、丸子、金针菇、海带、豆芽等一系列食材熬制。刚出锅后先盛好几碗,端着热腾腾的凉粉汤,去邻居家让长辈尝尝,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虽然过年很多有爱的年俗,但也有很多奇怪的禁忌

正月不能理发?正月不能买鞋?初五前不能倒垃圾?


1

正月理发死舅舅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很多人至今仍恪守这首民谣。


其实这首民谣原本并非不好的预言,而是在时代中遭到误传。不剪头是“思旧”,而不是“死舅”。


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满清政府命令所有国民必须改为满人发式剃头留辫子。时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剃头,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就用“思旧”的谐音“死舅”,编唱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民谣。


2

正月不能买鞋

中国北方常常讲究“正月里不买鞋”。其实,是因为“鞋”与“邪”是谐音,唯恐正月里买鞋会带来邪气。与此相近的还有“正月里不能买书”,因为“书”与“输”同音。字面上的彩头和避讳,换个语言就完全没关系啦


3

初五前不能倒垃圾

初五前不能倒垃圾,也是很多地方的讲究。这是因为从前,店铺初五之前都不能开张营业,只有到了初五这天才能开张营业送穷,将所有不好的东西送走迎接美好的东西,叫做“破五”。而如今,除夕都有送外卖的哦(虽然不多)。所以,这些忌讳完全可以不care啦


看完了这些年俗和忌讳,过年的心有木有又迫切了一些?

祝大家早日回家,猪年大吉!




来源:综合新华社

图片:新华社、今日镇江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