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我们的节日 春节市民可去博物馆过大年

除了文物展示年俗寻根还有文化体验春节市民可去博物馆过大年

在“我们的节日——己亥贺岁展”展出的本地非遗传承人创作的传统技艺手工制品。 本报记者 冯芃摄

在“我们的节日——己亥贺岁展”上展出的泥塑《情满高老庄》。 本报记者 冯芃摄

南报网讯(记者 朱凯)写福送春、拓印年画、梅花点额、“萌猪”贺岁……昨天上午,“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己亥贺岁展”在六朝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博物总馆、江苏爱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现场通过文物展示、年俗寻根、文化体验等形式,让市民在博物馆里感受喜庆吉祥的传统年味。 

额点梅花样,心通棘刺情。在六朝博物馆中庭大厅的互动体验区,一群身穿汉服的小朋友在眉心点上一朵红梅,承袭起南朝时期寿阳公主所引领的“梅花妆”。沏好一壶清茗,孩子们双手奉茶敬给父母长辈,学习“拜年敬茶”的古代礼仪。 

年画拓印体验区,吸引了很多观众围观体验。铺纸、蘸墨、拍刷……一道道工序走下来,把雕版上的红纸轻轻揭起,一张印着萌版门神的大红年画就新鲜“出炉”了。在家里贴上自己制作的年画,过年的味道里也多了一份成就感。 

走进展厅,200余件充满民俗风情和节庆韵味的文物、工艺品,营造出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息。以明代刻牡丹莲纹金钏为代表的古代金器,为观众送上富贵吉祥的新年祝福;微雕《五福图》、绒花《诸事皆宜》、竹刻《金猪报喜》等民间工艺品,刻画出一个个造型各异、憨态可掬的萌萌猪形象,构成了一组蠢萌可爱的“生肖表情包”。

展厅里的“寻味年俗”板块,为观众找回了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年俗记忆。 

春节临近,很多人都在拿着手机“集五福”。不过,古人心目中的“五福”,可不是爱国福、敬业福、富强福、友善福、和谐福。《尚书·洪范》定义了古代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上面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按顺序排下来,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健康安宁”,第四福是“心性仁善”,第五福是“善终”。 

展览现场还列出了一些老南京人的过年习俗,其中有一项叫做“元宝火”。所谓“元宝火”,就是用木炭掺和少量黄泥做成元宝状,过年时放在炭盆里用柴火引燃,寓意过年要红火,来年家业兴旺。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阿奎

(作者:南京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