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幸福来自务实学习 老政工干部感悟时代发展

今日镇江讯  一份份细心收藏的证书、一枚枚精细亮丽的像章与胸针、一张张充斥着回忆的老照片、一件件越老旧越甜蜜的物件……近日,记者在市民陈鼎蔚家里看到了这些记录个人经历的物品,也印刻着时代前进的脚步。

学习是最务实的行动

1973年6月,陈鼎蔚“下放”回城,同年 7月,他开始在镇江市轧钢厂工作,也开始了他的学习之旅。采访中,陈鼎蔚向记者展示了许多结业、任凭、资格证书,这些都是他多年来的“学习成果”。“追求知识是长远的。我赶上了最后一班车,将文化知识提了上去。” 陈鼎蔚说。

1984年,陈鼎蔚在轧钢厂工作期间,考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政班,同年12月,他被聘为镇江人民广播电台通讯员。1987年12月,他任职轧钢厂政工科科长,两年后,他就在中国政法大学函授部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学习法律专业取得学历。1991年10月,陈鼎蔚获得了政工师任职资格。1994年12月,镇江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授予他《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证书》;1996年11月,获得镇江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职称……

陈鼎蔚为自己持续学习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他表示,是“上山下乡”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他说,在农村,地上如果有一粒黄豆,下乡的知青们可能会像没看见一样走过去,而农民,则会捡起黄豆揣入口袋,这粒黄豆经历了几个月才种出来,带回家中后或许会变成一颗种子在来年孕育出更多的黄豆,或许会变成家畜的食物填充它们的肚皮等等,总之它总有用处。陈鼎蔚认为,自己在农民的朴实中感悟到了居安思危与务实精神,为他这么多年来的学习生涯埋下了一颗种子。知识改变未来,而他必须与时俱进。

“我这么多年来换过几个工作,但从来没有下过一次岗,这些单位都是需要我的,我当时的决定(坚持学习)是正确的。” 陈鼎蔚骄傲地说。

每一个收藏都是一段故事

和不少同龄人一样,在陈鼎蔚的收藏中也有毛主席像章与纪念胸章,它们保存完好,新且亮。陈鼎蔚指着其中一朵小花样式的胸章告诉记者,1975年,一部名叫《春苗》的电影在全国公映,讲的是“上山下乡”赤脚医生的故事。“当时流行了一句话,‘病人腰疼,医生头疼’,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个盛装收藏的盒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陈鼎蔚说,这是十六岁时自己亲手制作的,特意做成了书的样式,上面贴了毛主席像,还刻了“毛主席万岁”的字样,无意中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此外,陈鼎蔚又特地向记者展示出两块老手表,一块是上海的“春蕾”手表,一块是上海的“钻石”。其中又蕴含了另一段人生故事。

陈鼎蔚告诉记者,以前有这么一个说法,结婚要有“三转一响”,这“三转”指的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一响”指的是收音机。那时一般家庭有了这些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这“四大件”就是那个时代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现在社会发展了,条件要求都提高了。

“那时候买手表都要凭票,这是结婚时买的,当时这块手表125元,我当时的工资只有35元。”陈鼎蔚表示,相比之下,现在的生活条件显著提高了,收入也高了,这是国家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福利。在陈鼎蔚家的阳台上,记者还看到了“三转一响”另一个主角——缝纫机。这台“熊猫”牌缝纫机看上去很新,完全看不出来是1983年的老物件,看来是经常擦拭与保养的。“现在用不到缝纫机了,但是我们一直舍不得扔,想一想这些厂都没了,留个纪念也好。” 陈鼎蔚说。


照片留存过去 摄影承载未来

在陈鼎蔚收藏的老相册中,不少都是陈鼎蔚和同事同学的合照,也有一些他当时的工作照,其中一张青涩却温暖的合照映入我们眼帘。看到这张照片,陈鼎蔚笑着指了下老伴说:“这是我们的结婚照,那个时候不好意思,偷偷跑到了百货公司隔壁的中国照相馆里照的。”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爱好摄影的陈鼎蔚自拍自洗的爱好到现在也保留着,时不时就出门拍两张,然后晒到镇江论坛里与好友一同分享,到现在已经发了1443篇分享帖。陈鼎蔚表示,他还将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记录新时代的“美景美人”。(全媒体记者 葛钰璐 摄影 毛小平)

编辑:胡杞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