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勤勉与严谨写进人生词典 ——访全市十佳效能标兵张松

◎陈志奎

节后召开的全市作风效能建设大会,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张松手捧全市十佳效能标兵的荣誉证书,登上荣耀的舞台。领奖台下延伸回溯的职业旅程,见证的是他与科技工作结下的不解之缘,细数这段时光的刻度,迄今恰好是第二十个年头。

一颗初心,感同身受更体谅

张松的老家在四川广安,伟人小平同志的故里。1999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站,他就置身于创新创业服务的最前线——设立于镇江科技新城的镇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彼时这也是镇江首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从外企高管到海归博士,这片创新创业的试验田吸引了众多科技人才蜂拥而来。张松开始了零距离的靠前服务。他曾亲眼看着一家外企高管辞职创业,为了节省人工费用,卸下的货物全靠自己肩扛手推运到仓库。张松说,创业者汗流浃背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这份理解,成为他之后多年工作的习惯。

从帮办手续到协调报批乃至帮助解决就餐等,张松的服务事无巨细、主动热情。一次,一家初创企业举行产品发布会,计划播放一则暖场宣传短片,但苦于缺乏合适的人手制作。张松听闻此事,主动请缨,从网上找来相关制作软件,边学边干,加班加点完成了短片。发布会上播放以后,取得了令人惊喜的宣传效果。事后,企业负责人不但专程致谢,还直接向张松递来了高薪“挖人”的橄榄枝。

在婉言谢绝的同时,张松内心却泛起了一股浓浓的成就感。在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帮助下,他眼看着不少企业规模从一两间房扩展到几千平方米,发展蒸蒸日上,像泛沃汽车、国泉泵业、特耐斯、江大源生态等一批科技公司已成长为镇江创新发展的骨干企业。“这些是对我们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也体现了科技服务人员的个人价值。”

一段佳话,心思缜密重细节

这段最初的从业经历,培养了他的服务意识以及与科技企业的深厚感情。出于对科技事业的缘分和喜爱,张松几年后又来到市科技局,自我归零重新出发。不久,他的勤勉与认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称赞与认可。

那一年,我市举行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科技系统许多人员被抽调从事接待工作。由于远在国外,不少专家学者将在深夜抵达。张松负责迎候部分专家。心思缜密的他为防止房卡出问题,不厌其烦来到对应的客房,一个一个试刷了一遍。“房间离得远,万一开不了门,深更半夜挡在门外,再回过头来找服务台。既耽搁时间,也会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糟糕的第一印象。”

结果这一试,还果真试出了问题,其中一个房卡怎么也开不了门,张松及时联系前台作了处理。不久,这件小事成为单位推动践行细节决定成败的典型事例。

某软件企业受限于技术思维,在项目产品介绍时繁琐晦涩,别人“总是听不懂”,张松通过仔细研究,帮助企业总结归纳的产品表述,后来竟成为该企业的广告推介语。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时,由于白天和傍晚都属于填报高峰期,网络总是拥堵不堪,张松就和同事就趁半夜帮助企业上网审核修改。

在一次次的“保姆式”服务下,一些企业科技人员开玩笑称,和张松结下了战斗般的友谊。

一场战役,砥砺奋进正当时

“我市高校出具的查新报告,在南京或者外省也有效吗?”

“公司对外卖出一项技术,技术转移税收减免优惠怎么办?”

“组织创投机构统计调查,填报系统和以往有什么区别?”

笔者与张松攀谈中,他不时被手机铃声打断,其间连续接到了四五通咨询电话。张松说,其实有时一天能接到几十个工作电话,忙得连口水也顾不上喝。

频频响起的电话铃声,源自对其过硬业务素质的信任。高企、项目、载体等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标准高、要求严。为了把政策吃透悟深,那本厚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政策汇编》,他反复看了不下二十遍。为了让企业更好地了解掌握科技政策,张松与处室人员耐心地把一份份政策给企业家快递上门,产生的快递回单就有一纸箱之多。

目前全省高质量评价指标里,高新技术企业是涉及科技方面的唯一一项考核指标。算上正在公示的企业,去年我市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增加到700多家。但张松依然一脸凝重地说,“高企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也是最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省各地都非常重视高企工作,普遍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白热化竞争态势。这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更大努力、更精心组织。”

抖擞精神,张松已然上紧发条。“科技部门一直有一个好传统,我只是普通一员,没什么特别的……高企申报工作三年一认定,等于三年就要卧倒重来。这更像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战役。”站在新的起点,张松正在一门心思谋划开展今年高企挖掘和培育工作,“只有量质并举壮大镇江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方能为镇江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