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学:突然的陌生——语义饱和

现在,集中你的注意力,盯着“衡”这个字看,10秒,20秒,30秒……请回答:这个字——“衡”读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越看越不认识。小时候被老师罚抄写课文,重复写某个字很多遍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们突然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写了N遍的东西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现象叫做“语义饱和现象”。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发现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拼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之后疲惫了,出现了短暂的“罢工”。专家指出,其实这是“语义饱和”,属于正常的“神经心理学”现象。

语意饱和现象其实和文字识别过程有关,文字识别时,首先是字形信号,即笔画、结构信息等视觉信息作为神经电信号,通过视神经投射到后脑勺附近的大脑视觉中枢,包含图像信息的电信号。通过与神经中枢中的文字记忆数据库比对,转化为语意,从而读懂这个字的含义。

如果长时间盯着这个字看,那么相同神经信号会重复刺激同一个区域的神经元细胞,也会反复读取记忆数据库中的储备信息。这种重复刺激和重复信息读取会诱导同一神经元产生疲劳,在神经电生理上对应的术语是动作电位的不应期。在不应期内,新的刺激信号并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不再将该神经电信号与中枢的记忆数据库比对,从而产生信号搜索停滞,即信号饱和刺激转变成信息识别停顿,从而变得陌生,不再认识了。

这种现象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其实相当常见,例如一个熟人的照片、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一样会突然有陌生的感觉跑出来。

另外,如果长时间待在充满香味或臭味的空间,对这个味道的感觉也会因为渐渐习惯而消失,因为嗅觉神经持续接收相同的刺激,也渐渐被抑制。不过,通常这种“神经疲倦”是暂时的,基本上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让感官和神经休息,就会恢复原本的状态。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邓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