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五微共享社区”:一年帮居民实现30万个小心愿

南京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永定社区的居民许胜保,儿子因车祸导致瘫痪,出门只能依靠轮椅。因使用过久,轮椅早已破损,而家境贫寒的许胜保却无力为儿子换一辆好轮椅。许胜保在一次社区宣传中用上了“五微共享社区”平台,他通过手机在“五微共享社区”的“微心愿”中发布了一条消息:“我想为儿子换一辆新轮椅,旧的轮椅已经使用十年,希望有人能帮忙。” 很快,永定社区副书记韩云飞与街道办事处李世举副主任在平台上认领了这个心愿,又上门与许胜保沟通,了解情况。他们在几个网购平台上仔细挑选比对后,最终选了一辆带便盆、带餐板、带后手刹的全躺式轮椅,为许胜保老人完成了心愿。这样类似的党员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的暖心小故事,在建邺区“五微共享社区”平台上一年要发生30多万例。

2017年5月以来,建邺区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以“微平台、微行动、微实事、微心愿、微星光”为主题的“五微共享社区”, 利用“互联网+”,以基层社会治理“面对面”与“键对键”的结合,将群众需求与党员服务的精准对接,打通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后一厘米”,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系统化、网络化、区域化的融合,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郑幼明

“五微共享社区”创新实践 党员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动动手指,就能知晓社区大事小事,了解各类民生服务;以往需要跑社区、跑街道几趟才能办的事,手机上就能完成;生活中遇到的挠头事找不到人来解决的,手机可以反映;志愿服务中服务者和需要服务的对象,也可以通过手机与社区直接联系……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的存在,就是南京市建邺区在全国首创的“党建+互联网”——“五微共享社区”平台。

据建邺区委研究室主任徐文政介绍,建邺区“五微共享社区”平台,于2017年5月正式上线,由“微平台、微心愿、微行动、微实事、微星光”组成。 其中,“微平台”汇聚各类政策信息、惠民资源,相当于各级党组织网上工作的“连锁店”;“微行动”发布各级党组织的民生服务活动,相当于为民服务的“公告栏”;“微实事”发布全区民生实事,居民投票部署轻重缓急事项,是惠民工程的“投票箱”;“微心愿”是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党员、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等在平台认领心愿并提供解决方法;“微星光”亮起先进模范“光荣榜”,在网络平台展示先进党员事迹、优秀党建品牌。

“五微共享社区,是分线上和线下的两个平台。线上的平台主要就是键对键,通过手机,有需求的居民把自己的‘微心愿’发出去,然后就有党员、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线下面对面去解决问题。”徐文政如是说。

“数据多跑路” “下沉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南苑街道中学生杨子轩,在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查访的过程中,得知了五微共享社区平台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便和社区工作人员悄悄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妈那么多年,什么化妆品都没有用过,一直用出门擦个香就行了的那种,所以说我也希望可以让她有一套化妆品、护肤品自己用用。”18年来,杨子轩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母亲接连两次大手术,让这个家庭几度陷入绝境。看着妈妈憔悴的面庞,在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能为妈妈买一套化妆品。杨子轩的心愿被社区人员登记在了五微共享社区平台上,很快他的心愿就被人认领了。一个微小的心愿,在年幼的杨子轩看来却难以实现,可在社区人员的帮助下,杨子轩的愿望实现了,杨妈妈拥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化妆品,多年被病痛折磨的杨妈妈,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感动的笑:“儿子长大了。”

“过去经常有磨刀、磨剪子、修伞、修鞋走街串巷,如今这些老行当的消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水西门社区辖区内都是老旧小区,以老年居民为主,他们利用“五微平台”发布了上述“微心愿”。水西门社区“五微平台”管理员看到后及时上报,社区党委运用“吹响报道”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成立了水西门社区“家门口学雷锋便民服务站”,今年的3月5日这天正式亮相,并且今后每个月的15日,水西门社区都将举办“家门口学雷锋便民服务站”活动,真正将“家门口的服务”做到家。

徐文政就此表示,“五微共享社区”共建新模式,以为民利民惠民便民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畅通社情民意,把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将社区党员干部工作置于阳光下,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赵昊天

(作者:郑幼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